《成長的邊界:超專業化的時代為什麼通才能成功》

作者:大衛·愛潑斯坦

譯者:范雪竹

出版社:後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曾幾何時,有一則比較兩種高中學制的笑話:一種屬通才式,「讓學生無所不學,但每門學科都學得極少」,另一種則屬專科式,「讓學生學極少門學科,但學科中內容無所不學。」如何在學習的深度與廣度中所取捨,不只一直是重要的教育政策議題,亦是每一位家長和同學的切身問題:畢竟學習方向能成就和摧毀一個人。

上則笑話源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現在的「超專業化時代」尚未來臨,社會對「轉行」的通才型人士遠較友善:換言之,長袖善舞者,用武之地多的是。然而隨着各行各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入行門檻越來越高,「虎媽」現象開始出現,家長即使不瘋狂地催逼孩子「贏在起跑線」,也最少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於是專科培訓越來越早。本來從事科研、之後成為名作者和記者的大衛·愛潑斯坦卻以大量決策心理學研究為基礎,「逆潮流」於本書提出通才的優勢,「橫跨體育、教育、音樂、天文、藝術、科學、商業、醫學、職場等領域,用世界上一流成功人士的案例總結出不同於主流的成長路徑,深入剖析過度專業化的弊病,並對通才在 AI 崛起時代所具有的重大意義給予肯定」(引用本書內頁介紹)。

本書以自少便接受魔鬼式專業訓練的高爾夫球好手老虎·活士和年少時探索不同運動領域、較晚才專注於網球的前世界網球冠軍費德勒的對比作開始,引出心理學的一個經典發現:要在某一個領域達到頂尖水平的話,需要一萬小時的練習。但作者指出這定律只限於所謂「學習友善」的領域,如西洋象棋:這類領域屬「封閉式」的場景、有固定的規則,所以練習能提供反饋、利於進步;在「學習不友善」、即場景萬變的領域中,過度專業卻會把人困住,沒空反思和進步。

作者以十七世紀的一群威尼斯唱詩班女音樂家為例,她們於早年接受各種音樂流派訓練,最後卻都能成為某一樂器的大師;又引用某爵士樂大師的結論「爵士樂手演奏古典樂比古典樂手演奏爵士樂要容易得多」,說明強調講求創造性的爵士樂更能為樂手打開轉型之門。

同樣道理,一隊科研團隊的成員如果包括不同的知識背景和訓練,該團隊更有可能獲得有意思的研究成果。提高「通才力」所需要的是在初階段努力動手參與和嘗試各領域的工作、並不太在意即時的回報,因為積累下來的探索經驗讓人思考變得更有彈性、不墨守成規,更有利於之後成就大事。在山火險境中執着於專業訓練、死抱滅火工具不放而最終因走避不及而燒死的消防員,以及只按本子辦事、最終導致美國太空總署《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發射失事的工程師,都是被他們的超專業訓練所累。作者在結語指出,他對本書命題的興趣源自提出「盡早開始超專業化當作提高個人效率的辦法和處方,還可以節省時間」的文章,但「無數個領域的研究都表明,精神上的自由和個人實驗是力量的源泉,而『贏在起跑線』完全被高估了」。

「先涉獵後鑽研、多方嘗試、橫向類比思考和堅持自我發現的能力才是這個時代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順耳嗎?當然:這本被比爾·蓋茨稱為「一本戳穿專業化神話的好書」,曾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首位。然而世界既是圓的,亦是很複雜的。

作者的結論,相信沒多少人會反對:「贏在起跑線」的教育,既不仁也往往無持久效用。但讀者更關心的,肯定是如何在現實環境中尋找成為通才的條件。廣義的「見多識廣」固然好,但對萬物的動機與興趣亦因人而異、並不是隨便能培養出來的。有些人則自少便有強烈的興趣方向。就論證而言,推薦本書的人——包括是否通才也成疑的蓋茨以及作者本人——自身也當然有通才的氣質。但如本書般「類心理學普及書籍」的特點卻是報喜不報憂:嘗試走通才路徑而事業失敗者,相信也多的是。

也思考一下作者的例子:如果「爵士樂手演奏古典樂比古典樂手演奏爵士樂要容易得多」,那音樂教育是否都應朝爵士樂方向走?再者,爵士樂手演奏古典樂,也許的確比古典樂手演奏爵士樂要容易得多;但能把古典樂演至頂尖水平的爵士樂手,史上卻沒幾個。說本書的案例橫跨領域沒錯,但當我們運用起通才所需的「批判性思維」想想時,這些既來自不同領域、但也來自不同時空和文化背景的例子有代表性嗎?為什麼? 每個社會、每個產業、每個經濟體的發展以及每個年代,對「通才」的要求也不一樣。也許有一天,人類文明會厭倦當下這種 AI 時代的瞬息萬變、紊亂多變,對「十年磨一劍」、年復年操故業的工匠精神又重新重視?●文:李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