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用簡譜還是工尺譜?素來是極具爭議性的課題。內地戲曲界已以簡譜為主要的記譜法,但仍有音樂工作者對此提出質疑,張振濤在《二十世紀中國大音樂教育的盲區——命運多舛的工尺譜》一文便說:「我們一向把工尺譜認為是一種已經過時了的、節奏符號不完備的落後記譜法,與節奏符號比例清晰的五線譜相比,它早應該退出歷史舞台了。但問題的關鍵是,當代中國是否需要工尺譜,並不以城裏人的意志為轉移,已經被專業音樂家們驅逐出大陸城市音樂圈的工尺譜,依然生機勃勃地活在農村和那些傳統文化沒有太大改變的地區,在傳統音樂的實踐中照舊發揮着作用。不難了解,把工尺譜看作一種不通行的譜式,只是許多城市專業音樂家的看法,廣大農村中的眾多民間藝人,依然使用着它。另一種看法是,工尺譜必然與土裏土氣的鄉村藝術互為表裏。但在香港這個「洋透了」的城市中,仍然發現了當地人照舊使用着它來學習粵劇。在台灣國立師範大學的課堂裏,我們也依然可以聽到採用工尺譜教授『北管』的讀唱聲。我們在二十世紀初、中期,無視了傳統文化生態的現實,盲目地與西方接軌,把搜集身邊傳統遺產的工具,當作了批判的物件,拆除了這座通往民間音樂的橋樑,束縛住了自己走進民間的手腳。」

昆劇演員沈昳麗在一次接受記者訪問也說:「簡譜是在工尺譜的基礎上翻的。翻得好,對演唱沒影響,如翻得不好,差異就很大。因為工尺譜以字為主,音注在每個字下面,所以每個字都能唱得很準確。而簡譜以譜為主,字注在音符下面,有時音符唱出來了,卻容易把唱詞唱破句。如《遊園驚夢》裏的一段詞『莫亂裏春情難遣,驀地裏懷人幽怨』有幾個字音要拖長,用工尺譜我就唱得很完整,用簡譜就不容易唱完整。」

簡譜在眾多的記譜法裏是比較年輕的一種,十七世紀時在歐洲首先出現,其後經由多人改良,到十九世紀後期才逐漸定下其規格,並傳入日本,再傳入中國,大約是清末民初的時候,至今只有一百餘年。我認為要用它來代替傳統記譜法,首先要考慮是它有沒有原來記譜法的大部分功能,也就是說不論贊成或反對,我們有責任認識每一種記譜法的特性。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