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安全計,防潮警句不宜太細。作者供圖

連盈慧

防潮珠最初只出現在某牌子的即食麵裏,好處是保持食品乾燥,不致潮濕受到細菌侵蝕而變壞,也許方法可行,往後很多乾貨和零食之類產品便爭相模仿,普遍在包裝裏頭也開始附有「防潮珠」了;一二公斤的乾貨放入小包防潮珠,當然沒有問題,反正乾貨使用時,用家都先用水浸透,就算防潮珠少量粉末透過紗布小包溢出,一經清水過濾便不愁受到污染。

其後愈來愈多不同品牌的零食,為使形象令顧客看來安心,包裝上也多附有防潮珠了,甚至有些不足兩吋小包裝的餅食,每小包也附夾近半吋的防潮珠,是否過於濫用就很值得研究。

慣見這些小零食的防潮包,並非紗紙密封,大多用的是彩色光面疑似錫紙和不透光的膠紙,要是密不透風的話,裏頭的防潮珠粒散發不出防潮效果,豈不是裝飾作用大過防潮?

除非錫紙也有肉眼看不到的小孔,跟薄紙一樣可以防潮也就無話可說,可是真有防潮作用的話,問題又帶出來了,密封包內的防潮小粒滲透到食物裏,食物與防潮物體密切接觸,難道對食物沒影響?

而且即食粉麵的防潮小包經常跟調味小包混在一起,雖然防潮包上註明「不可食用」,但是細號字體排在花花綠綠圖案紙包上也容易走眼,一時給人大意誤作調味粉料豈不危險?

多日前有則新聞,上海一個8歲小童就因為多吃了接觸過乾燥劑「也就是防潮珠」的零食,眼睛便即時受到嚴重傷害(嚴重的恐怖程度,未經徹底證實,本文還是沒勇氣說出來)。

且不提防潮珠關乎食物衞生和健康的重要,就說說有個朋友的「奇遇」,她多年前自作聰明,不想丟棄即食麵的防潮包,順便放到文件抽屜裏,以便文件得以防潮而保持乾爽,最近開啟抽屜不由嚇了一跳,原來有些文件受到防潮珠發揮的威力,乾燥到已變成粉末,萬一是重要文件就夠驚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