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漢儒除了專門講陰陽五行,還鼓吹皇帝禪讓天子之位給「賢者」。漢宣帝時蓋寬饒(?-前60年)上書大談「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傳子,官以傳賢。」這事又犯了宣帝的大忌,於是蓋寬饒也得了「大逆不道」的罪名,下場是自殺而死。

漢家制度到了宣帝時仍是「霸王道雜之」,而且他明言「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何足委任」,足證在武昭宣時代根本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回事。據當代學者考證,這是革命黨人、學者易白沙(1888年-1921年)在《孔子評議》一文最先提出的,他是新文化運動中公開批判孔子的第一人。易白沙對當時中國的前景非常悲觀,蹈海自殺。老易又強調:「利用孔子為傀儡,壟斷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當代中國人知有易白沙其人,主要是看了剛播完的劇集《覺醒年代》。先前提到有年輕朋友問筆者儒家思想是否影響中國實施民主制度,根源極可能就是「易老師」當年的「文宣」。

漢宣帝預言繼任人會「亂我家」,漢元帝繼位後,禪讓學說成為當時的主流政治思想,大家都不怕勸皇帝「退位讓賢」會導致「腦袋搬家」。後來就發生了史稱「王莽篡漢」的大事。王莽(前45年-23年)是漢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兒,他借助禪讓學說取得帝位。不過王莽還沒有傳到第二代就敗亡,政治上徹底失敗。於是後世史家不說這是「禪讓」而是「篡」,甚至沒有把王莽創建十多年的短命「新朝」當成一回事,只視他的執政期為由西漢過渡到東漢的一場亂事。

王莽之後還有很多次禪讓改朝換代。曹丕篡漢建魏、司馬炎篡魏建晉,都是和平的政權轉移,漢獻帝劉協和魏元帝曹奐都得善終。以後南北朝的連場「禪讓」就血腥得多。南朝劉裕篡東晉建劉宋、南齊蕭道成篡劉宋、南梁蕭衍篡南齊等等,都留不得前朝末代皇帝的小命。

宋代開國之君趙匡胤(927年-976年)也是靠禪讓得帝位,此後北宋南宋三百年所有宋儒都知情識趣,再沒有人鼓吹禪讓了。宋儒自必然都懂得陰陽五行那一套,不過他們沒有像漢儒那麼重視這些「封建迷信」。二十世紀的新儒家更極少公開講占卦、算命、風水等術數了。南宋理學家朱熹(1130年-1200年)是儒家的大改革家,他從《禮記》中取出〈大學〉和〈中庸〉兩篇,與孔子的語錄《論語》、孟子和弟子合著的《孟子》合為《四書》。客觀上讓孟子的地位提升到儒家「副教主」的高度。

漢儒要熟讀《五經》(《詩經》、《書經》、《禮經》、《易經》和《春秋經》),朱熹以後《四書》和《五經》就等量齊觀了。當代中國人特別鍾情學《易經》,說穿了主要是為了進修占卦、算命、風水等術數,這些學問都以《易經》為基礎。

由「德先生」談到儒家的主要流派,再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謠。到此可以打住了。造謠、傳謠容易,闢謠卻極艱難。年輕朋友連儒家有幾多種也不願聽下去,於是孔子難免「在可預見的將來」仍要無辜背負「壟斷天下之思想」的罪名。 〈漫談數種儒家〉之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