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的合身卡夫坦長袍。
●彼得大帝的胸前十字架。
●「弗拉基米爾聖母」聖像、聖像外框及像龕。
●展覽「聖耀皇權-俄羅斯皇家珍品展」現場。

提到俄羅斯,我們往往從歷史與時事的角度,去認識這個佔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地跨兩洲的國家。近日,香港文化博物館繼2013年與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合作策展以後,再次攜手舉辦展覽「聖耀皇權-俄羅斯皇家珍品展」。展覽讓觀眾撇下對俄羅斯籠統、固有的印象,從歷史珍物中對俄羅斯展開另一種解讀,揭開一段重要,卻甚少被提及的時期,藉此展示當時君王的氣派與皇室生活面貌。●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苡楠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其中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就擁有超過六十萬件館藏,每一件藏品都述說着俄羅斯不同時期宮廷文化、皇朝的興衰以及皇室生活等鮮為人知的生活狀況和面貌。今次展覽,共帶來克里姆林宮博物館170組宮廷文物,據悉其中部分為首次境外展出,甚至是從未離開過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展覽「聖耀皇權-俄羅斯皇家珍品展」按主題分成五個展區:「得蒙聖恩的全俄羅斯沙皇陛下」、「沙皇巡遊大典」、「加冕戰士」、「外交禮儀」以及「沙皇家族」,讓前來的觀賞者能夠一睹由十六至十八世紀初羅曼諾夫王朝皇室的瑰寶,比如是:權杖、聖物、馬具、武器、貢物以及皇后佩戴的首飾等,透過一系列的展品窺探當時俄羅斯人方方面面的生活狀態。

昔日的沙皇

昔日的拜占庭帝國對於俄羅斯來說,無疑在文化、思想、宗教等方面有着深遠的影響。回看1533年到1584年在位的伊凡雷帝於1547年首次以「全俄羅斯沙皇」自號,就含有俄羅斯「凱撒」的意思,伊凡盼藉着這個帝號能夠與羅馬的拜占庭皇帝看齊,甚至更為強盛顯赫。當時俄羅斯的勢力不斷擴張、版圖不斷擴大,其在國際的地位也逐漸提升。然而直到1598年俄羅斯開始經歷動亂時期,國家遭到嚴重的打擊,沙皇米哈伊爾·費奧多洛維奇繼位,在1613年到1645年期間統治俄羅斯,開創了羅曼諾夫王朝。作為新王朝的首個君主,米哈伊爾·費奧多洛維奇再次帶領國家進入嶄新且冠冕堂皇的旅程和歷史時刻。

據了解,俄羅斯沙皇的歷史珍物在動亂的時期幾乎全部失傳,因此,米哈伊爾·費奧多洛維奇為了補償損失,特意在掌權以後建立寶庫系統,讓僅存的文物能夠得以收藏在俄羅斯或者國外其他的博物館中。本次「聖耀皇權-俄羅斯皇家珍品展」以沙皇加冕典禮上使用的聖物為展覽打開序幕,並展示了全俄羅斯沙皇時代,結合政治與宗教結合的皇權思想。觀賞者有幸可以從倖存的展品中,從加冕典禮、出行儀式、軍事權力、外交禮儀和宮廷生活等角度切入了解、親身感受俄羅斯沙皇對權力和宗教的重視,以及宮廷儀式的嚴謹、莊嚴與神聖。

多角度再現歷史

展覽其中一個值得關注的展品,是於「沙皇巡遊大典」的展廳中,有用真實比例的模型馬匹,展出沙皇巡遊大典上使用的馬具,包括:馬鞍、馬鏈和馬鐙等,做工不但相當精湛、華麗,展現出沙皇出巡時的氣派,可見皇室對於國家的重要意義。而在展廳「得蒙聖恩的全俄羅斯沙皇陛下」中,藉着沙皇佩戴的飾物和穿着,就反映東正教是當時俄羅斯人生活離不開的信仰,亦是生活的核心部分。

與此同時,一向着重外交的俄羅斯,與歐亞多國頻繁展開外交活動,因此展廳「外交禮儀」中不乏精緻、糅合俄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風格特式的外交國禮,例如是桌面擺設和仕女半身像水瓶,都述說俄羅斯和歐洲國家的友好關係。

●「聖耀皇權-俄羅斯皇家珍品展」即日起至8月29日香港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