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達華希望可讓年青一輩都知道中國人用手去創造的故事。
● 國家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在香港大學主講「九天攬月」。
●薛家燕和林溥來相信學生對航天科技的興趣會提高。
● 楊明為祖國的航天成就感到驕傲!
●江欣燕為現今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感到驕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思穎、阿祖、達里、梁靜儀)中國神舟十二號飛船本月17日成功發射升空,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進駐中國太空站,在核心艙內生活,中國太空站是目前全球最新建造的太空站,標誌着中國的航天事業達到世界水平,是真正的中國人的驕傲! 一班愛國藝人讚嘆祖國航天事業的成就和與有榮焉!同時,為與港人分享喜悅,並傳遞國家航天發展相關知識的「國家航天專家訪問團」近日親臨香港,他們還帶來去年底「嫦五」成功帶回在月球表面採集的月球土壤訪港,將連同其他航天展品如「嫦五」模型在香港作公開展覽,確令人期待。

由國家各個航天項目總指揮和總設計師組成的「宇宙級天團」,包括「 神舟」 升空 、「北斗」 組網 、「嫦娥 」探月 、「天問 」登陸火星,國家航天發展在載人航天、人造衛星、深空探測等領域取得了矚目成就的中國航天事業的功臣22日來港出席「航天科學家團隊進校園暨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包括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於理大作題為「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的報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北斗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24日在理大以「仰望星空 北斗璀璨」為主題分享;同場「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圍繞「築夢月球舒廣袖」作報告。國家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在香港大學向香港市民主講「九天攬月」;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征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主講「長征火箭與中國航天」,及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主講「『天問一號』的探『火』之路」。25日各位專家分別走進香港多所中學校園,與師生互動交流分享,讓他們能更深入了解國家航天發展相關知識。

讓年青人了解祖國科研成就

任達華贊同內地與香港各方面都要多作交流活動,「國家航天專家訪問團除了讓普羅大眾了解到更多中國的航天科技,也特別可讓年青一輩知道中國人親手創造偉大的航天工程故事,年青人從交流活動中了解得更多,在專家分享技術和成果過程當中便會令他們增加興趣,更加希望到內地去進一步研探航天科技。其實除了今次航天科技的交流,像內地不少的偉大基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剛去世,但其解決了飢餓和貧困問題的貢獻,也應該多讓香港年青人知道,讓大家去思考,從沒有到建立到再將成果推向全世界,過程真不容易!」

他又說:「中國最先發展5G,未來到6G,所有新科技都會讓全世界知道,就是中國人用手創造建立自己的中國品牌,用前人的故事去鼓勵年青人更要自強不息,等同中國的功夫,一樣於海外發揚光大!」

楊明感到祖國重視香港

楊明覺得國家航天科學家訪港並走入香港校園開講座與學生交流這是一件很好的事,「也可以感到祖國非常重視我們香港學生,中國航天是這樣重要的項目,派科學家來與香港學生交流是很有助益的,可以令他們見識到最尖端的科技與智慧。」

薛家燕認為此舉可以提高學生對航天科技的興趣,加深學生們對中國發展的了解。家燕姐又讚嘆國家航天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中國已成功建立中國太空站,趕上前端位置,全靠航天科學家和航天員努力得來,造福人群,能夠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她對在背後付出不少的航天科學家深表敬佩,同時要向冒着生命危險坐飛船上太空的偉大太空人說聲多謝:「有你們,為我們中國人感到驕傲!」

中國人默默作出驚人成績

對航天科技有濃厚興趣的TVB節目主持人林溥來(Patrick Sir),喜見中國頂尖航天科學家團來港,相信透過他們與學生的交流,好讓年青一輩見識到國家在科技上的突破,喚起對航天業的關注和興趣。

Patrick Sir又說:「對中國有自己的太空站非常驚喜,見到新聞時,第一個反應便是嘩然,讚嘆國家的強大!為他們感到驕傲!能夠建立太空站是要好高的科技,他們處理得好低調,突然看到上到太空站一刻,給你一個意外驚喜! 其實中國的突破給我帶來多次的詫異,中國已經有火星車『祝融號』飛去到火星,真的好厲害!」

他讚中國人的作風好簡單,就是「認真做、做好佢」,無需多講,默默去作出成績。Patrick Sir對於三位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的航天任務也很關注:「前兩位航天員都有過經驗,亦已是年逾50歲,能夠再『出佂』,可見他們的體能非常了得,其實好多外國航天員上過一次試過就算,不想再去,證明聶海勝和劉伯明有着強烈肩負國家責任的精神!」

江欣燕認為國家航天科學家到多間大學進行航天科技交流對年青人來說是好事,可以認識國家的航天科技,說不定對未來發展有幫助。問到她可有興趣上太空?她笑說:「自己坐過山車都唔掂,但自己對外星人反而更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