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忠在長白山記錄北國風光。
●湘南廟下古村的戲台沿用至今。
●陳炳忠記得當年在這位彝族女孩的眼中充滿對生活的希望。
●這位採竹村唯一的支教教師令陳炳忠印象深刻。
●陳炳忠記錄下四川涼山村民新舊居對比。

攜着心愛的相機,攝影家陳炳忠曾走遍祖國的山川湖海,將美好景色收歸於方寸之間;懷着對紀實人文攝影的崇敬,他屢次踏上大涼山區及湘南古村落的土地,記敘自己的所見所想。一張張黑白照片背後,蘊藏的是他對「脫貧攻堅」工作帶來山村巨變的感歎:「過去生活雖然貧困,但他們的眼睛中有光,從未放棄過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採訪: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1998年啟行,至2019年疫情前,陳炳忠的足跡遍布祖國各地,數十年間從未間斷。他在長白山記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在豫、晉、陝三省交界的黃河濕地追尋天鵝棲息的蹤影,在烏鎮水鄉西柵片區的石板街深處安靜行走,在新疆賽里木湖將「大西洋的最後一滴眼淚」的倩影刻入心扉……當年的他,一人一相機獨行萬里,旅途中認識了眾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並於2010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當在風景攝影界聲名鵲起之時,他卻更多地將目光聚焦於紀實人文攝影之上。斑斕的色彩蛻變成為黑白,與承載美景相比,他更想以作品講述一個個真實淳樸而動人至深的故事,流傳人類和萬物的精彩瞬間和精神力量。

大涼山村脫貧憧憬未來

陳炳忠曾先後6次赴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每一次去都感受到脫貧工作的明顯進程與當地人民生活的改善,「最令我驚訝的,是雅西高速公路的建成,不僅跨越高海拔地區,還有雙螺旋隧道……」他將這條「雲端天梯高速」的特色娓娓道來,其帶來的震撼使他記憶猶新,也正是藉助這條高速公路,他得以深入涼山腹地,也為當地人民對生活的嚮往之情所深深感染:「政府資助每個家庭400元改建,我每次去都能見到愈來愈多的新屋,還有政府出資興建的貫通縣、鄉和村的水泥路。早年我拍的相片中的場景,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在美姑縣井葉特西鄉採竹村的見聞使他難以忘懷,這座位於大涼山腹心地帶的村莊需跨越溪澗方可抵達,「在我們都市人的眼中,村中幼兒園的課室和設備或許是簡陋的,但學校在國家的資助下建起了兒童閱讀空間,每個人有牛奶喝,無論老師還是小朋友都滿面笑容,充滿對未來的憧憬。」據了解,村中唯一一名來自成都的支教老師已在此教書兩年有餘,「她的宿舍在縣城,每個禮拜往返一次,路程超過30公里。她一個女孩子有如此愛心和毅力克服困難,使這裏的小朋友受到良好教育,我非常感動。」

湘南古村活化保留傳統

那年,陳炳忠受邀踏足錦繡瀟湘南部的土地,走進了永州市的零陵、寧遠、江永,郴州市的桂陽等逾50個古村落,近距離體會到當地的歷史文化,以及民眾的生活狀況,「這種了解對攝影表達有很好的幫助。」他用手中的相機,記錄與敘述自己的所見所想,希望用影像的語言和表達方式,讓更多的城市人了解和關愛在現代文明衝擊下還守護着家園和傳統的人們。無論是與當地人親切對話,還是細緻入微的觀察,都使他探尋到古村變遷的源起:「人們愈來愈意識到保護古蹟的重要性,明白這些舊屋的寶貴價值。當政府出資修繕時也是『修舊如舊』,在古村外圍建起新屋居住,舊屋不僅得以保存原貌,部分還改建為特色旅店,增加了當地居民的收入。」在他眼中,湘南古村的活化和保育,最珍貴的是依然保留住了那份煙火氣。

那時,他常在古村中被或嘹亮或婉轉的戲曲聲所吸引,古戲台雖殘舊,卻無損居民們表演和觀賞的興致,演出者一絲不苟地化戲妝,台下男女老幼圍坐觀看,為安靜的古村帶來別樣的喧囂氣氛。「村民們還會慶祝當地傳統的節日,戲曲也是他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統文化也得以傳承下去。」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