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華三院「伴我同行」喪親者支援服務,十年間為近3,000個喪親家庭提供情緒支援及落實殯儀計劃等服務。圖為社工與服務使用者合照。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邵昕)生老病死無可避免,但中國人傳統思想對死亡有所避諱,在面對親人過世時往往不知所措。有團體調查發現,六成半喪親者曾感到無助,分別有約七成及六成喪親者因處理殯儀程序而感壓力及孤獨,逾八成受訪者稱沒有足夠資訊去處理親人身後事及喪禮,喪親之痛更因疫下社交限制加劇。

東華三院「伴我同行」喪親者支援服務,10年間為近3,000個喪親家庭提供情緒支援及落實殯儀計劃等服務。去年1月至8月,團體聯同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訪問130位在過去3個月至30個月曾經歷喪親的人,其中64位曾使用東華三院支援服務。

結果顯示,曾使用服務的喪親者,情緒問題在服務介入後得到明顯改善,其後感無助、壓力及孤單的人士不足一成,較未接受服務者低逾50%,逾九成半人士認為自己得到足夠殯儀資訊。

服務使用者陳澤3年前痛失愛妻,因沒有子女、親友均在海外,孤身一人的他在社工協助下完成妻子身後事,其間更因傷痛心臟病發暈倒,後在社工幫助下逐漸走出陰霾,並於去年考取保安牌再就業,「妻子也託夢要我重新出發,我明白自己一定要堅強。」

支援服務如「盲公竹」

從事喪親者支援服務逾十年的社工易代恩指出,近年疫情拉長喪禮儀式程序,加上控關及社交限制措施,外地親人無法來港探望,本地親友亦不能多人相聚哀悼,缺乏陪伴,喪親者哀傷、遺憾的情緒加劇,支援服務變得更加重要,「支援喪親服務猶如『盲公竹』,通過陪伴與資訊支援,幫助彷徨的喪親者完成儀式,盡快走出喪親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