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新接受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專訪。 香港文匯報記者夏微 攝
● 王仁君飾演毛澤東,帶着滿腔熱血狂奔。
●百年前一群青年人集中力量,為了更好的中國而努力。
●電影《1921》以革命歷史為題材,並以創新手法作表達。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夏微 上海報道)由黃建新監製兼導演、鄭大聖聯合導演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點影片《1921》將於7月1日在內地正式公映,而香港將於7月1日至7日舉行團體口碑優先場,並於7月8日盛大獻映。黃建新採用破格手法,打破歷史人物與觀眾間的距離感,啟導新一代領悟上一代偉人愛國憂民的熱血精神。

導演黃建新表示:「1921年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偉大的一年,因為出現了這麼十幾個來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齡僅28歲的熱血青年,他們代表五十幾個人開了一個會,只用了28年,就把中華民族的命運改變了,這是一個了不得的事情,是多麼驚人的力量……」如果說10年前的《建黨偉業》帶給觀眾的是來自宏大敘事的震撼,那麼10年後的《1921》將帶給觀眾的是直擊靈魂的警醒。剖開歷史的橫截面,去探尋百年前一群名不見經傳的青年人的內心獨白,黃建新期待以全新的影像手法,去探究這一代人,他們為什麼是我們的榜樣,為什麼是中國人的驕傲。「因為他們憂國憂民,有超越生命的信仰。想通過這樣的一個電影,讓觀眾記住,這樣的一群人的精神里程和心靈里程是多麼偉大的一個過程……」

消除歷史人物與觀眾的距離

在黃建新的鏡頭下,歷史書上記載的那些偉人,變得飽滿而鮮活,他們的生活和如今的我們並無二致。比如,電影伊始,毛澤東是一個來自異鄉的打工者,扛着洗衣房的大包,擠不進車廂,就扒在鐺鐺車外,行過上海街頭,去洗衣房打工,只為攢夠去法國留學的費用。就如同當下的年輕人一樣,去到大城市奮鬥。

比如,年紀很小的代表來到上海開會,抽空就跑去了大世界看哈哈鏡,在哈哈鏡前看着鏡中變形後的自己開懷大笑。就如同當下的年輕人一樣,有着青春生命最自然的狀態。

比如,李達和王會悟新婚燕爾,從寄居的陳獨秀家搬去自己的小房子時,王會悟和李達說:「我忘了我的花,我上去拿一下。」就如同當下的上海女孩兒,在那個季節裏經常會戴梔子花在身上……

「其實他們是無限生動的人」,黃建新希望,通過這部影片,可以消除歷史人物與當下觀眾間的距離感。可同時也是通過影片,黃建新向觀眾展現了,為何這樣一群「和我們一樣的人」,卻成為了讓我們敬仰的人。

近些年,職場中流行着這樣一句話──年輕人在「躺平」(怕競爭不作為),中年人在「內卷」(惡性競爭變無謂消耗)。這雖為個別現象,卻也反映當下一部分青年人的生命態度。黃建新無奈笑言:「我希望那個『躺平』是說着玩兒的。」

鏡頭對準百年前的中國,國土被列強瓜分,社會風雨飄搖……劇組在籌拍時搜集了大量史料,其中一段百年前上生新所的視頻令他們如獲至寶,視頻記錄着一群人的夏日歡愉。「如果不是一個中國人面孔的服務生短暫入畫面,根本無從判斷那是在中國。」黃建新說:「百年前的中國上海,所有歡度夏天的都是洋人,只此一個畫面,我們就知道,為什麼中國需要共產黨。」

再比如,影片中日本特高課特務跟蹤李達去工廠,途中汽車從右行轉彎變到左行,因為雖然仍是上海的街頭,卻已然從法租界來到了公共租界……

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一群青年人既沒有「內卷」,也沒有「躺平」,而是選擇集中力量,為了他們心中更好的中國而努力。「『一大』時他們就是很小的力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內卷』就是消耗了我們的很多東西,不應該把精力放在無聊的消耗上。」

傳達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精神

「我們沒有辦法選擇我們的家庭,沒有辦法選擇我們的國家,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理想,為了理想奮鬥,即使不實現也值。」這是黃建新很喜歡的一句影片中毛澤東的台詞,「這是他的價值觀。你需要選擇理想,不一定人人都能達成,但是你在這條路上去追了,對你的一生是一個正向的推動與影響。」

百年前的一群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生生地要為四萬萬人找出路,為民族救亡圖存找出路。那股熱血、那股激情、那股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是黃建新希望通過《1921》向觀眾傳達的。「所表現出的中國人的理想信念、文化追求、心理追求,是對我們有長久激勵作用的,這也是我想拍這個片子的原因。」正因如此,《1921》打破了以往主旋律電影線性時間的剪輯手法,更多從心理層面通過蒙太奇手法對影片進行剪輯,讓當下的青年人跨越時空,與百年前的同齡人對話,去體悟他們的生命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