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山 港區廣東省政協委員 禹洲金控副總裁

要發揮香港金融業優勢,筆者認為,應該全力推動理財業務北上,同時吸引民間北水南下。當局宜研究在自貿區內試點,允許港澳居民使用閉環賬戶購買大灣區內地人民幣理財產品,以便在不涉及資本項下跨境個人金融資產流動的條件下,滿足港澳居民投資理財需求。保險業方面,香港重疾險在承包範圍、危疾定義方面有較好的產品特性,並能形成外幣資產配置,香港宜協同廣東向中央部門爭取新政策,以實現「保險通」等項目的突破。

四、宜在大灣區範圍內仿照歐盟架構,允許三地監管機構授予當地合格金融機構以「單一通行證」。獲准「單一通行證」的港澳合資格金融機構,在大灣區跨境展業時首先向港澳金融監管部門報備,港澳監管部門通報廣東和深圳金融監管部門即可,而無須內地監管機構再次審批,也無須在內地單獨設立子公司。

這一制度可大幅降低三地金融機構跨境展業的合規成本。建議利用廣東的地方立法權,將部分與跨境金融業務密切相關的香港金融判例法,通過立法轉換為大灣區地方金融法規與規範性文件,先行推動三地部分金融機構准入如小額貸款、商業保理、融資擔保、融資租賃等屬於地方事權的業務。另建議研究設立大灣區跨境金融事務法庭,加強粵港澳商法領域的仲裁合作,建立高效率的跨境金融糾紛合作調解機制。

其次,推動金融科技創新,籌劃「大灣區數字貨幣先行區」,統籌設立數字貨幣在大灣區落地的制度保障體系。

再次,要進一步借助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健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粵港澳三地如聯手強化與「一帶一路」國家基於人民幣為底層資產的「數字貨幣」聯盟,更可以在跨境貿易、投資領域的支付以及交易過程中,探索數字貨幣全鏈條嵌入,以建立一個中國引領的更加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同時宜加快金融科技標準在大灣區落地實施。

最後, 加強香港金融人才培育。只有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創新手段為基礎,才能更好推動跨境貿易、票據交易、特色期貨交易發展。

全球其餘三大灣區的共同特點,是以「金融+」形式促進經濟發展,例如紐約灣區是「金融+高端服務業」、舊金山灣區是「金融+科技創新」、東京灣區是「金融+高端製造業」。粵港澳大灣區則因經濟發展更加全面多元,兼具前述三種「金融+」形態,對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何況近年內地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發展,呈現領先香港勢頭,眾籌、網貸、互聯網理財等多種類互聯網金融平台不斷湧現且漸成規模。因此,香港特區政府以及業界須重新研究和更新金融人才培育政策,一方面加強逾20萬從業員的再培訓升級,另方面從大學開始對傳統金融學科進行升級改造,引入全新的金融科技和互聯網元素。

(續昨日,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