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畢馬威中國香港消費品與工業市場主管合夥人葉嘉明、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總裁林潔貽及滙豐環球資金管理部亞太區產品管理主管孫雷。

大灣區為新零售帶來巨大機遇,有調查顯示,在香港及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中,有逾五成消費者指對網購感到更自在及有信心,另外有73%零售商指正落實大灣區策略。畢馬威中國香港消費品與工業市場主管合夥人葉嘉明昨表示,隨着消費者更加適應網購,零售商要拓展大灣區市場,已不再限於開設實體店,加上區內有龐大購買力,看好大灣區零售前景樂觀。●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畢馬威中國、香港貨品編碼協會及滙豐聯合進行一項有關大灣區零售調查,調查訪問了香港和內地9個大灣區城市的2,053名消費者和400名零售業高級管理人員,發現疫情期間消費者行為習慣出現變化,其中在香港及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的受訪者中,分別有50%及59%表示對網購感到變得更自在及有信心,另外分別有65%及67%表示變得更習慣使用電子支付。

在零售商方面,調查指有73%受訪零售商正在一個或多個部門實施大灣區策略,其中有43%受訪零售商最常在銷售、市場推廣和傳訊部門實施相關策略,有30%受訪零售商正在制定大灣區有關付運、物流、營運或供應鏈管理計劃。

另外,有30%的受訪商戶表示,將優先考慮投資於科技,以便建立無縫的採購和交易流程。

消費者接納網上購物利拓展

葉嘉明表示,大灣區內有7,000萬人口,隨着消費者愈來愈適應網購及使用電子支付,相信可為零售業帶來更良好環境以推動業務發展,零售商已不再局限於開設實體店,亦可以進行線上銷售。她又指,香港和大灣區中內地城市的零售商,已經在區內實施區域增長策略,同時也在尋求向東南亞擴張。

支援多項支付方式平台受捧

滙豐環球資金管理部亞太區產品管理主管孫雷表示,愈來愈多大灣區零售商希望使用支援多項支付方式的單一平台,其中該行收款方案「智豐收」自 2018 年在亞洲推出以來,交易量錄得顯著增長,其中在香港和內地而言,該方案今年4月處理的交易量按年升125%,交易額則升165% 。

另外,金管局公布正研究推出數碼港元,問到對零售發展影響時,孫雷回應指詳情仍需待金管局公布,而現時本港金融基建健全,不同電子支付渠道如八達通、轉數快等都能很好地幫助零售商提升交易量和交易額,相信若日後有新科技發展對本港零售行業會有進一步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