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偉傑

日前有組織公布逾六成受訪青年對就業前景感到悲觀,故無論調查是否具備足夠樣本及科學性的研究方法,在疫情還未完全受控前,應屆畢業生對前路感到迷茫徬徨也是意料中事。特區政府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以不低於18,000的月薪作招徠,相對於2020年應屆畢業生的平均1.4至1.6萬元的月薪,有着相當大的吸引力。然而,企業在18個月後失去每月1萬元的津貼後,又是否心甘情願以相若的薪酬去挽留這批香港的大學畢業生呢?

去年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薪約5,396至6,857港元,扣除特區政府給予的津貼,內地企業在計劃期內自掏8,000元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付出的額外成本也不算太多。關鍵在於港青能否帶來新思維,並為企業注入內地畢業生不能比擬的價值。一般港青都誤以為自己的英語水準拋離內地畢業生,殊不知在近年的此消彼長下,這方面的優勢已逐漸收窄,甚至有被後來居上之勢。

執筆至此,筆者無意指出港青是如何一無是處,反而想奉勸各位應屆畢業生因薪酬而申請這份一年半的「筍工」前,先仔細評估自己有何優勢,及如何在一年半的工作期間突圍而出,從而計劃之後在大灣區大展拳腳。生活在以自由平等見稱的香港,港青已培養了「不平則嗚」的習慣,對唯唯諾諾早已嗤之以鼻。當然,這並不代表港青在加入內地企業後只顧批評不懂建設,而是在努力裝備好自己後,在團隊中好好扮演「惡魔代言人」 (Devil's Advocate)的角色。

在計劃的2,000個名額中,專為創科職位而設的約有700個。這些科創企業不打算在計劃網羅精於「辦公室規則」的上班族,而是期望能尋覓到矢志跟公司一起成長的合作夥伴。相比於傳統企業,科創企業較不拘泥於員工的職位及年資,反而更重視員工能在項目上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港青若能認清自己的優勢,在累積足夠的專業知識後勇於在團隊中提出項目尚未完善的地方,並提出可行的建議,那麼企業的管理層定會覺得港青是值回票價,在計劃結束後以相若甚至更高的水準挽留也屬意料中事。

大灣區是全國甚至全球的未來發展焦點所在,定必會掀起新一場的人才爭奪戰。至於港青能否在大灣區開闢一條青雲路,便要視乎自己的實力及定位了。

(作者為香港未來教育協會評論部總監)

(來源:點新聞)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