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仲鳴

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撞上墮軌的工程車,慘釀大慘劇。這段新聞之震撼,「震」出多年前看過的一篇極短篇,「撼」出所謂「新聞小說」這概念。

這極短篇,是鍾玲的《車難》。故事的背景同是鐵路災禍。在小說正文前,有「作者附識」:

「一九八一年三月八日,台灣新竹,頭前溪畔,火車與卡車相撞,火車出軌,五節車廂翻落橋下,釀成三十人死亡、一百多人受傷的慘劇。」

這和「四二災難」多相似,但比新竹死傷更多。鍾玲時在香港,她在另一篇《登徒子》的「附識」說:

「在香港看台灣空運來的報紙,第一先看副刊,然後就翻到社會新聞,因為常會讀到妙不可言,充滿了人情味的小故事。」

何止是「充滿了人情味」,車難這些大新聞,也掀動了鍾玲的靈感。不過,鍾玲畢竟是女子,下筆淡淡的,也不誇張、渲染、作態,在驚天動地的大慘劇背景下,她演述了一個溫馨的團圓愛情故事。我在課堂上,曾與學生討論,有男生說,如果換了是我,一定寫得很慘、很慘,結局也來個逆轉,男主絕望得撕心裂肺,狂喊女友的名字時,聽到一個微弱的女聲,在叫他的名字。男主一回首,只見車廂下一個渾身鮮血的女子,在向他揚手。

鍾玲的結局是,男主在救人,在「還有什麼可以當作繃帶」時,有人遞上一塊頭巾,這頭巾然是他送給女友的。一抬頭,四目相投,那人就是他要找尋的她。

這結局,是否不夠震撼?

另一篇《殺人井》,是據1981年8月7日香港報上一則新聞而寫。那口灌溉井,因有沼氣,釀成四人喪生。鍾玲透過一個小孩的視角和口吻,縷述哥哥下井捉蛙中沼,救人的媽媽、爸爸和姨父也相繼罹難。描寫過程緊扣心弦,且看這段:

「井好深,有我五個人高,蛙王看來縮小很多,牠正伸着青色的四肢,在黃澄澄的水上划行。忽地,碰一聲,哥手上的筲箕掉進水裏。他爬到一半,抬頭望着我,奇怪,哥的眼睛怎麼會那麼無神?接着他手一鬆,整個人跌下去。哥,你為什麼手腳亂動,不好好游泳?」

童真的心裏獨白,讀之揪心。在結構和情節的推展上,確比《車難》較佳。而堂上討論,俱認為那男生的結局吸引人。但有女生笑說:「他寫得出嗎?」哈哈!

鍾玲這兩篇微型小說,所據雖是新聞,卻非新聞小說。新聞小說決不能偏離事實。這只可說是「借殼小說」。

記憶中,這兩篇短小說,好像出自當年一本雜誌:《百姓》。後來輯進博益出版的鍾玲作品集《美麗的錯誤》。此後台版和港版的《鍾玲極短篇》、台版的《大輪迴》都有輯入。可說是鍾玲的精心傑作。

《美麗的錯誤》除輯有鍾玲的極短篇外,還有散文、詩,還有一輯「導演太太鍾玲」,最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