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文 教育工作者

教育局提出高中通識教育科易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並就課程作出頗大的改動,觀乎措施,於「教」與「學」其實是有利無害,同時能夠糾正現時通識教育科一直存在的種種問題。教師宜積極正面看待是次課程改革,明白本科的定位與教學理念,才能提升教學成效。

首先,有謂課改在下學年推行,過於倉卒,教師未能有充足準備。事實上,如果審視評核大綱,可見新的「公社科」建基在原本的通識教育科之上,而關鍵在於刪減原有課程,而公開試只有一份卷,考核相對簡單。例如文憑試的「公社科」只設「達標」與「不達標」,不再設「獨立專題探究」,更重要的是刪減原有通識教育科近一半的內容。

由是觀之,這些安排大大減輕學生的應試壓力和教師的備課壓力。一方面,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應付其他核心學科,同時,應改變以往施教通識科的觀念,不必再操練答題技巧、歷屆試題。反而,可以從一個更為冷靜和多元的角度讓學生充分了解香港、國家及現今世界的狀況,培養理性思考,成為負責任的中國公民。

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認識事物

過去,基於公開考試的模式,答題有立場先行的傾向,教師的施教或側重於怎樣作答才能較易獲得更高的分數,而忽略議題的複雜性。事實上,對事物的理解,並不是非黑即白或二元對立。過去數年,大量青年參與暴亂,當中不乏通識教師,新一代思想走向偏鋒,究竟與通識科的關係多少,這是值得思考。

有現職通識科教師批評是次課改,「公社科」不能培養學生「批判思考」云云。對此,筆者不敢苟同,細看「公社科」的課程宗旨,仍然強調幫助學生「成為獨立思考者」,對當代議題「作多角度思考」。一直以來,學界有股歪風,就是仗着訓練學生「批判思考」為通識科護航,似乎忽略「批判思考」的重要基礎是要掌握大量的資料,對事物先要有全面和透徹的認識,而非盲目地「批判」。

「公社科」涵蓋「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這三大主題,正好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切入點,認識香港、祖國,乃至全世界,當中既涉及中國歷史與文化,也關於國家體制與國情,更及於世界局勢。可以看出,「公社科」的結構是從微觀的國民身份認同到較宏觀的全球化的問題,俱有涉獵。假如,學生連正確的資訊也未能充分掌握,根本就沒有條件達到所謂的「批判思考」。

「公社科」課程目標十分清晰,其中一項就是「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課程相關的課題,通識科早已有之,而不少中學的初中課程也設有綜合人文科、生活與社會科等相類的學科,相信早已積累了大量的教材。若不斷以時間緊迫等理由攻擊「公社科」,此中居心,可謂昭然若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