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珠

不少人說疫情宅家,空虛難耐,這也反映出香港人常慣把生活空間塞得滿滿,很在意困囚小室內。宅家又何必愁顏?心何必囚困?生活,有閱讀有電影,怎會空虛?

影院關閉,本很傷感,幸好影片仍在,宅家也可愜意欣賞。

近日看張經緯導演的紀錄片《少年滋味》(見圖),我試着從電影中聆聽、了解這代某些少年人的心聲。

常有人被頑劣不聽教、受寵壞的孩子「激親」,覺得這代年輕人難以理解。這紀錄片捕捉9位由10至20多歲的青少年之生活,反映其學習、心態及家庭狀況,鏡頭下他們之訴求、心聲及對未來理想和前途之思慮,皆引人思考。此片某程度真實反映出香港社會少年之面貌,導演的選材、選角有點代表性,呈現出當世年輕人的壓力、愁滋味,對自身處境和將來期盼的感觸。片中幾位來自小康之家的主角(如名校生、優才生),似是吃飽無憂米,不知人間疾苦;但正如馬斯洛的人生需求層次論,較低層次的需求滿足了,就對自我有更高需求,故16歲的Brian會看老子哲學,思考生死、生存意義。其他人物有缺少關懷和自信的邊緣少年;來自青海的新移民華仔,受人歧視下陷入身份認同的迷惘。還有10歲的女生,被迫要贏在起跑線下過着忙碌的沒有童年之生活。

鏡頭聚焦讓這些少年人娓娓道出個人故事,心底渴望自己的理想和愛做的,能得到父母的理解認同,各人敘述平實,沒有特別埋怨或激烈抱怨父母,可見現實情况。大概虛構的講述叛逆少年的影片,才常有與父母吵架之衝突場面!

我欣賞導演以安靜沉實的鏡頭,呈現少年人真情剖白的心路歷程,沒特別添加旁白來引導觀眾;甚至連少年人背後的父母,也自然流露,不經意說出作為怪獸家長的心聲,這是高明導演,拿捏得當。那麽少年人的愁滋味,如何得以慰藉呢?

導演運用音樂藝術意象,喻作少年們的心靈糧食,音樂讓他們宣洩平日受管束的壓抑,令他們放鬆,有尋找理想的動力。影片利用聲畫配樂,細緻巧妙的剪接,使各段少年片段有機地銜接,節奏明快,沒有冷場,顯見導演用心和功力。

紀錄片是說人的故事,卻為觀眾打開少年們的內心世界,值得年輕人和家長教師思考如何教養孩童,期望這些少年心裏擁有的音樂熱誠和理想芽苗,有一天能茁壯成長,開出燦爛的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