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臻

隨着《香港國安法》落實,再到中央出手完善香港選舉制度,鐵定落實「愛國者治港」的政策;加上泛民「反中亂港」的激進分子紛紛外逃或被捕,香港政局的改變焦點自然落到將來有機會成為管治階層或主力議政團體的建制陣營上,所以輿論就有「沒有泛民挑戰政府,建制派要面對能力和責任的考驗。」「權力愈大責任愈大建制派要好自為之 」之說。權力愈大責任愈大說法是沒有錯,不單止是建制派,對所有管理層官員都一樣合用的。

而隨着中央提出的「愛國者治港」的準則,香港未來實在不該再有建制派的稱謂,因為能合資格進入參與行政、立法領域的人都已經是為建設香港而來的,形成一股建港力量,再不會有親疏有別之事。相信政府官員落實政策時不用花太多精力去應付做游說政黨支持的工作,集中精神與代表各界利益的議員討論,找出最好的方案,平衡各方利益,達到施政有效率,社會和諧。

中央也表明,在愛國愛港前提下日後愛國的民主派可以存在,反對的聲音亦會存在,冀大家回歸理性討論。相信中央明白,畢竟香港未來廿幾年仍然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有人認為中央擁有主導權,香港已經不是昔日的「港人治港」,那就要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領導人有能力可以令中國內地行出一條適合中國自己的「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相信中央也會為香港設計出一條適合香港行的路,具有香港特色的資本主義制度。

香港政局的改變,造就建制新勢力冒起, 不思進取者那怕是建制派陣營的人一樣將被淘汰,這種情況必然會發生,不需要某些媒體刻意渲染、分化。「建制派」跟「精英」沒有必然的對立,兩者可以二合為一,你我都可以努力令自己變為建制精英的,承擔起服務香港的使命。

新制度擴大選舉委員會權力及人數,立法會議席亦增加,分散了政黨掌握的權力,不再存在某政黨被視為既得利益的問題。政治遊戲規則出現巨變,必然加快權力再洗牌,不想被時代巨輪淘汰,政黨、團隊人人都要講求拿出真本事,為香港社會謀福祉。所以新形勢下對所有從政人士都係一個機遇及挑戰。

有人謂中央對治港愛國者的能力和表現將有更高要求,「服務不好市民就必須下台」。其實服務不好市民必須下台在內地一直發生,睇睇「新冠一疫」有多少個地方官員下台就知道。

香港叻人不缺,但缺乏有品德有使命感的人才,培養既熟政策又懂政治的人才才是香港當務之急。近年因為直選關係,政黨工會愈來愈被民粹主義牽着走,希望新制度下政黨可以放開包袱,爭取發揮的空間,以實力向港人證明,有決心、有能力改善經濟民生,成為真正建港力量。所有年輕精英才俊,願意為改革香港出力,未來將可以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