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滙教授在電視節目《園繫香江百載情》裏分享《道德經》的箴言精選。 作者供圖

陳復生

自2015年出品攝製資訊文教電視節目《復興新生系列.世說論語》以來,感恩何文滙教授一直贈以墨寶,替我們整個文化系列題字,至今已6年。現正於無綫電視財經資訊台晚上播映的《園繫香江百載情》,節目名稱也是其墨寶之一。

何教授博學多才,國學根基深厚,對《道德經》及《周易》亦甚有研究,難得他在百忙中抽空,亮相我們節目,更分享他看《道德經》的一些箴言精選,以下是何教授的訪問節錄︰「 道家推崇無為,指的是順應自然 ,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事物之上,理論上是講得通的。」

但是我們的人世間是「有為」的,「無為」只能夠存在於有為之中,例如《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鮮即是魚,意思是:治理國家要避免擾民,就好像烹煮小魚一樣,翻動太多,魚身就會破裂。「治」本身就是「有為」,但是,為政者能夠御繁以簡,就已經是利民了。這就是於「有為」之中見「無為」了。

《道德經》有一個箴言:「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即是說,你做好分內事,不與人爭,他人就沒法和你爭。「不爭」這個概念是值得我們參考的。道家認為,一個好爭奪的人,慾念會愈來愈大,心境就不會平靜。我們如果沒有爭奪的念頭,凡事順應自然,縱使得不到應有的待遇,心境仍然能夠保持平靜。所以,不爭給我們的啟示是:時刻保持平常心。只有以平常心看待人生的際遇,才會有真正的快樂。

我今天臨別贈言,選了《老子》的名句:「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講解一下。 在這個「有為」的人間世之中,一個人功業有成,建立了名,就應該退身避位,這樣做才合乎天道。所謂「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所謂「物盛則衰」,這是天道。一個人成功身退,即能夠體察天道。如果功成身不退,就可能會被迫引退。在古代的專制社會,一個功臣如果不引退,更可能招致殺身之禍。所以「功成名遂身退」這個箴言是值得我們參考的。——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