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今年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24日公布,疫情下百業蕭條、失業率創新高,社會上有聲音指希望政府可以派錢以紓解民困,史立德認為,派錢不錯是市民的期望,但此方法只屬暫時「打針止痛」,他提出多項預算案的建議,認為政府首務是將確診數字「清零」,嚴控疫情為經濟復甦創造條件 ,續推「應使則使」的支援措施,包括針對個別行業推出第三輪「保就業」,以及押後任何增加企業成本的政策出台,例如暫緩增加勞工假等。

針對部分行業推紓困措施

就今年財政預算案廠商會早前提出多項建議,當中史立德認為首要任務是嚴控疫情為經濟復甦創造條件,並稱政府認真考慮再次實施大規模社區檢測的必要性;其次是盡快與廣東省、 澳門探討設立某種形式的「旅行氣泡」安排,透過實施先導計劃,如允許符合特定條件的人士將入境後的檢疫隔離期由14 天縮短為 7 天甚至更短。

史立德又提及,該會支持政府本着「應使則使」的原則,及時推行第四輪「防疫抗疫基金」,以及針對部分行業制訂進一步的紓緩和解困措施, 包括考慮為製造業、進出口貿易業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為部分行業實施第三期「保就業」計劃。

為避免加重企業經營成本,廠商會建議暫緩推動改變法定假日的安排,並就有關議題向社會上的各持份者作進一步諮詢,該會解釋增加員工的假期不只會增加企業的薪酬支出,還會引致一系列間接成本,例如安排人手調配、招聘及培訓替代員工的行政開支等。

BUD涵蓋範圍擴至本地

資助企業方面,廠商會建議政府可考慮提高「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對每家企業的資助總金額上限,或者單獨為「本地市場」的項目設立額外的資助額度,政府可考慮將「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的適用範圍亦擴大至包含以本港市場為主攻目標的項目,矯正其偏重境外而忽略本地市場的「先天不足」,藉此鼓勵港商加快本地業務的升級轉型和強化品牌的創建與推廣。

此外,該會還就「運用傾斜性政策支持再工業化」、「優化創新及科技相關資助計劃審批機制」,以及「公營部門採購政策訂立香港品牌優先」等各方面提出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