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源

來到2021年的2月,農曆新年的到來象徵着新開始,送鼠迎牛,我也在這裏祝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而相信全世界最希望的,就是身體健康,讓煩人的新冠疫情趕快離去。

在過去一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也可謂進入冰河時期,體育界也無一倖免,而一直備受關注的東京奧運就更是多災多難:東京奧組委主席森喜朗因為發表帶有性別歧視的言論而辭職,截至今天,主席的接任人仍屬未知之數,臨陣缺帥,真是雪上加霜!

我個人的新年願望還是希望東京奧運,即使在面對荊棘滿途仍能如期舉行。東京奧運虧本已成定局,只是虧本數字多少的問題;而香港電視奧運版權則未有電視台願意購買,同樣也是因為虧本問題。到底為何購買奧運轉播版權的香港電視台必定會虧蝕呢?是否香港電視台未能把奧運價值提高到可以吸引商業贊助的水平?或是香港人對體育的熱衷不夠呢?要令一個香港電視奧運版權做到不虧本,以香港家庭電視觀眾為6,554,000人來計算,則需要每一個電視觀眾付約港幣23元,大家願意嗎?

從外國體育案例上分析 ,很多地方體育活動也可以有商業價值,甚至能賺大錢的。例如在中國內地,電視台轉播奧運是可以帶來可觀盈利的,同樣情況在美國、日本等國都可以,而轉播奧運更可以增加電視台聲譽。回看上星期美國的美式足球超級碗,首次在疫情發酵之下舉行,盈利相比上屆亦有所上升,這可能在於不同地方的電視有不同的經營手法吧。我記得香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主辦體育活動、電視台轉播體育節目是可以賺到錢的。以前足球賀歲波及外隊訪港,必定能夠收個滿堂紅,時移勢易,現在要回復昔日香港體壇光輝,我們體育活動是否要改革經營手法呢?

香港大部分體育都是由私人贊助形式經營,而不是純商業模式,其分別在於經營贊助,假若提供贊助的老闆失去興趣,經營馬上就會出現困難。這個經營方式所帶出的問題,我們多次在香港足球隊中可見一斑,而相信大家都不能否認現時香港足球的發展尚有很大進步空間;要改變這個方式,我相信一定要引進大商業機構贊助,把它當成一門生意來經營,當然商業機構贊助,他們一定有要求得到他們所需,例如提高他們商業品牌知名度、接觸更多群眾等等,這些就是我們主辦體育活動項目者的工作。 近年香港大專科目「Sports management (體育管理)」發展不錯,看來無論是體育界老前輩、現時的體育界工作者,或是將來準備加入貢獻香港體育界的新鮮人,我們真的要研究研究,集多方意見,如何處理體育贊助這個範疇,從而帶領香港體壇回到昔日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