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景山上俯瞰,故宮博物院的紅牆黃瓦盡收眼底。 新華社

江 鄰

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是中國傳統節日。民諺有「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表明臘八節拉開了春節的序幕,過年味會一日比一日濃。今年臘八,適逢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收官。「臘八遇大寒,三白定豐年」,預示着來年將有一個好年景。這對於受盡新冠疫情之苦的庚子鼠年來說,無疑是個好兆頭。

過了大寒是立春,寒盡之處,生機初顯。在這辭舊迎新的氣氛裏,瞻前顧後,一脈文思湧動,想起了數日前登臨景山鳥瞰紫禁城的事來。

紫禁城,原本泛指帝王所居之城,唐代詩人賈至便有「銀河帝女下三清,紫禁笙歌出九城」之句。不過,今人說起紫禁城,專指北京故宮。那日薄暮時分,氣溫很低,天氣還算晴朗,我到景山公園散步。登上萬春亭,憑欄遠眺,故宮的紅牆黃瓦盡收眼底。暮色蒼茫中,太陽像一個用舊的白瓷盤,灰灰地掛在宮牆邊,欲落未落……

獨上寒山遠望樓

半輪白日掛牆頭

無邊光景今何在

一片孤城暮色收

幼時學古詩,讀過「殘陽如血」,也讀過「白日依山盡」。那麼,夕陽究竟是紅日,還是白日?這大概與季節、天氣、地域有關吧。晴朗的夏日,溫暖的南方,雲層通透,夕陽西下時分,落霞如胭,暈染海天。而北國冬季,滿目蕭煞,雲遮霧障,本已羸弱的陽光,此時更加寡淡,落入眼裏便是一輪白日了。當然,「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寫的也是詩人的心境,蒼茫闊遠,悵然而嘯。

白日餘暉,若有若無地灑落在紫禁城頭,讓人浮想聯翩。這座封建皇權的最後堡壘,近幾年儼然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就連遠在天涯的邊城香港,大張旗鼓打造西九文化區,也把籌建故宮文化博物館視為弘揚中國藝術、歷史與文化的資源中心和專業培訓平台。而此時此刻,當我站在見證了紫禁城數百年滄桑的景山之巔,近身感受故宮傳達出來的文化氣息,卻有些疑惑:文化的內涵究竟是什麼?它的生命力何在?文化傳承有着怎樣的時代意義?

對文化概念的解讀,眾說不一。文化的內涵非常廣泛,可以指稱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幾乎涉及所有生活領域。這個問題引起我的興趣,緣於此次從香港返回內地後的一些生活經歷。由於時間上比較從容,又暫時沒有迫切的工作任務,我得以超越多年來被職場規範的生活狀態,融入社會的日常。其間,感受最深的,是電子支付手段的普遍採用及民眾對這種支付方式的處之泰然。

一個多月來,無論是用餐、購物、乘車,還是訂機票、住酒店、寄郵件,都是微信或支付寶搞定,完全不用現金。不是人家不收現金,問題是沒有零錢找你。顯然,你不可能保證每筆交易額都是成百的整數。按照防疫規定,我分別在深圳、北京做了幾次核酸檢測,從掛號、分診、採樣到取報告,也都是全程手機辦理。

對這種支付方式,我是不熟悉的。在香港,現金支付還很普遍,非現金支付也主要停留在八達通、信用卡、支票等信用支付階段。內地卻省去了這個階段,直接從現金支付躍升到電子支付。無論在深圳、北京這些一線都市,還是黔江、彭水等小縣城,民眾皆習以為常,視為尋常生活方式。這是怎樣一種文化現象呢?

根據我們對文化的基本認知,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包括皇家文化、士子文化、技術文化、市場文化、民俗文化等。故宮,就其建築理念和各種藏品而言,稱得上皇家文化和士子文化的主流代表。對其他文化類型來說,就未必了。比如,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世界上最早紙幣交子的流通,臘八節的民俗風情,這些主要指向技術、市場、民俗的文化現象,在恢宏雅致的故宮文化裏便很難體現。歷來有「禮失求諸野」「百姓日用即道」的說法,所謂聖人之道,往往根植於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而未必盡在皇家禮儀或士大夫的書畫器物中。

過分推崇精英文化,忽視世俗文化對民眾的教化功能,容易使文化象牙塔化,脫離生動的現實。這種文化觀影響到社會治理層面,則容易導致政策不接地氣,或不能施惠於民。比如一個地方的發展規劃,如果缺乏切實措施惠及民眾,讓更多民眾獲利,便不會得到大多數人支持,結果要麼搞不成,搞成了也會走樣。

推而廣之,世俗文化的發達,與經濟活動的活躍,通常是正相關的。在中國南方,市場文化已然普及,諸如茶文化、酒文化、飲食文化等世俗文化比北方更加豐富,更加成熟和精緻,經濟也更有活力。

今日中國,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前所未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要有廣博的視野,只盯着一個紫禁城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讓文化之樹扎根於現實生活的沃土,才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