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援建的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臨時醫院項目,昨正式竣工並移交香港。香港擁有國家強大後盾支持,又有內地成功抗疫的經驗可借鑒,這是香港戰勝疫情的優勢與保障。兩地社會制度和管治模式雖不同,但不應也不能成為香港借鑒內地抗疫經驗的阻礙,特區政府應善用內地的資源和經驗,以「戰時思維」加強管治架構統籌協調,下決心打贏抗疫戰,為本港經濟民生復常奠定基礎。

亞博館臨時醫院項目,是繼去年10月初完成啟用的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後,又一個由中央政府支援香港抗疫的重大項目。亞博館臨時醫院竣工移交後,可提供136間病房、816張負壓隔離病床,將大大提升本港應對疫情的能力,紓緩醫療系統壓力。正如特首林鄭月娥昨在移交儀式上所言,項目再次傳達中央對香港抗疫工作的支持和對香港市民的關愛,也充分發揮了廣東與香港、深圳與香港的深厚兄弟情誼,再次說明中央政府永遠是特區最堅強的後盾。

對比其他國家和地區,香港抗疫擁有令別人羨慕的優勢。從硬件支援上說,中央政府不斷調撥內地資源支援香港抗疫,在抗疫物資極度緊缺時,調撥口罩、防護服抵港,確保對港各類生活物資供應;在香港檢測資源不足時,中央直接組建了570多人的核酸檢測醫療隊馳援香港「社區普檢」計劃,為178萬人進行檢測 。國家對香港抗疫的支持全力以赴,要人給人、要物給物。

從軟件支援上看,內地的抗疫經驗早已成為全球抗疫的「燈塔」,內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控疫部署,全民檢測、快速追蹤、劃定危險等級、小區隔離防控的動態清零機制,這些經驗和做法,國家可無保留地傳授給香港。只要香港需要,中央隨時可派專家、支援隊伍,協助香港做好抗疫工作。

香港坐擁其他國家和地區難以企及的優勢和支持,沒有理由做不好抗疫工作。即使香港與內地的社會制度、管治模式有所不同,但這不能成為阻礙本港借鑒內地抗疫經驗的理由。事實上,包括英國在內,不少西方國家也採取封城、大規模檢測的措施,就是仿效中國的抗疫做法。「一國兩制」下,香港更有條件和優勢向內地學習抗疫經驗,提升抗疫成效。

用好內地資源和經驗,是本港抗疫成功的希望所在,特區政府應加強與中央和內地的溝通協調,充分利用中央的軟硬件支持,迅速增強香港的抗疫能力,早日讓香港走出疫境,重振經濟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