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與多名港大教授在報章撰文,指3款疫苗中科興最安全,副作用最少。(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特區政府已預購三款疫苗,預計最快明年初便有疫苗可以為巿民接種。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與多名港大教授在報章撰文,指3款疫苗均可防止接種者出現嚴重併發症,其中科興的疫苗則最安全,副作用最少,而復星與BioNTech的疫苗則保護效果良好,認為可應先採用這兩款疫苗。不過,他指疫苗未必能阻止無症狀感染,因此仍有可能感染其他人,故疫苗接種仍要與「全民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並行一段時間。

3疫苗效力高於世衞要求

袁國勇與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等4名教授撰文強調,3款疫苗的臨床保護效力均高於世衞組織最低要求的50%,且3款疫苗副作用均屬輕微,約3.3%注射科興疫苗後會發燒,較阿斯利康及牛津研究的疫苗有18%接種後發燒,以及復星與德國BioNTech疫苗的14.2%為低,顯示科興疫苗在眾多疫苗中似乎最安全,副作用最少,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均能接受注射。

科興仍需更多研究結果

不過,他指科興誘發中和抗體及細胞介導免疫反應之能力較弱,預計保護時間較短,但可以加強劑補救中和抗體隨時間下降的問題,而科興疫苗第三期臨床研究結果仍待正式發表,須有同行評審的國際醫學期刊刊登數據後,再分析臨床保護效力及安全數據,方可正式決定使用。

而復星與BioNTech的疫苗,臨床保護效果較佳,達95%,亦相對安全,最近英美分別報告數宗注射後出現過敏反應,有皮疹及喘鳴,他估計可能因疫苗內的聚乙二醇引起。至於阿斯利康疫苗,曾有兩宗橫貫性脊髓炎的副作用,需靜候其研究結果,分析及小心監督副作用。

現死亡個案未必係因接種

文章因此認為,應先採用科興及復星/BioNTech的疫苗,至於外地接種完疫苗後出現疾病或死亡個案,袁國勇等表示未必與疫苗有直接關係,以面癱(貝爾氏麻痹症,Bell's palsy)為例,在美國3.8萬接種者出現4宗,即約每10萬人有11宗,但美國平常每年約10萬人中也約有15至20宗面癱,故因果關係未確立,認為如倘遇任何事故須深入調查及盡快公布、釋除公眾疑慮。

袁國勇等又指,要待疫情緩和,疫苗有足夠覆蓋率才可逐步放鬆防疫措施,強調接種計劃須以迅速、廣泛、公開、自由選擇為目標,而所有資訊均須透明公開,以獲取公眾信心,同時予巿民自由選擇的機會。

責任編輯: 潘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