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15日發布市面30款口罩測試結果,結果顯示整體過濾效能不俗,其中有1款越南制的口罩未能符合保護要求。(網絡圖片)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15日發布市面30款口罩測試結果,結果顯示整體過濾效能不俗,其中有1款越南制的口罩未能符合保護要求。

消委會測試的口罩,每個平均售價約為2至9港元,18款聲稱來自香港,8款來自內地,其餘聲稱來源地包括台灣及越南。測試發現29款樣本的平均細菌過濾效率(BFE)及平均顆粒過濾效率(PFE)均達95%以上,即達到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F2100標準的I級要求,表現滿意。但當中一款越南制口罩,PFE僅86.64%,未能符合被認為能提供基本保護效能要求,消委會直言表現令人失望。

在消委會對口罩的其他測試中,有九成樣品的細菌菌落總數測試結果低於30,符合歐盟標準。而另兩個香港製造,一個內地製造的口罩需要改進。在透氣度測試中,有4款透氣程度較低,會導致人呼吸不順暢。耳帶拉力測試中,11款型號表現評為不滿意。其中5款型號更是全部4個測試樣本均在低於10N拉力水準下斷開,或對用家帶來不便,亦造成浪費。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一般細菌過濾效率達95%或以上的口罩產品,應能在一般社區用途提供合理的保護,然而消費者在佩戴外科口罩的同時,切勿忽略其他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前清潔雙手、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頜等。

責任編輯: 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