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蝶

相信香港劇界從來沒有遇上比今年更多的困難。本來以為完全停止演出已經是最惡劣的情況,原來不是,更惡劣的還在後頭。

如果早知道兩三個月後是完全沒有機會演出的話也不是最壞的情況,因為劇團可以乾脆取消整個演出計劃或延期,在目前不進行任何工作。這樣說來,劇團雖然會在數月內沒有收入,但也只會付出有限度的支出,不至於嚴重虧本。

可是,自從劇場曾經一度重開五成觀眾座位開始,劇界才真正面臨最嚴峻的考驗。有些劇團很幸運,本來要上演的日期就在劇場允許重開之時,可以順利上演。我相信他們在決定上演之前,也有一番掙扎。因為觀眾不如正常時候的多,甚至即使「全院滿座」,實際上也因為只得五成或後來的七成半入座率而虧本。不過,若不演出的話,本來已經售出的票便要全部退還,亦辜負了所有創作人多月來的心血。因此,他們都選擇演出。

當時可能有人會因為他們沒有賺到預期的金錢或虧了小本而為他們不值。沒想到到了今天回頭再望,才發覺他們已是今年劇界的幸運兒。7月中,香港話劇團的《父親》已經搭好布景,一兩天後即可公演。無奈限聚令一出,所有表演場所立即關閉。可以想像,劇團的損失是何等慘重。他們付出了所有為一個演出要做的工作、時間和金錢,但是收入卻是零,而且還要再多做平時完場後不需做的事情——退票。早已訂做好的戲服還可以找地方收藏待下次演出時才用,但一座座布景完全未用過下卻要被拆毀,否則哪兒有那麼大的地方置放呢?最令台前幕後人員難受的,是他們為這一台戲所付出的心血完全白費。所有演出者和設計師當然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呈現在觀眾面前,他們的感覺也許就如產婦在進入產房時被告知胎死腹中那般難受吧?

劇界的另一個大困難發生在12月內。12月向來是劇場最活躍和最開心的月份,很多劇團都在這時演出,盈利佔了他們一年收入的不少比例。今個12月他們卻難受了,本來一個演出容許七成半入座率,可是限聚令突然收緊,所有演出在12月2日都要停演。正在演出的呢?也要在當天停演。

風車草劇團在11月底上演《新聞小花的告白2之白屋之夏》在一再延期下終可上演。可是上演5場後,餘下的9場被腰斬了。本來以為自己的作品終於順利上演是天大的喜悅,可是突然被禁止演出,劇團的不忿、失望和難過是可以理解的。12月1日那天早上,劇團宣布臨時加演下午場,竟然立即召到數百名觀眾前來捧場,是香港劇壇一件特別的事情。我湊巧訂了該晚的票,變成看了尾場。那晚可算是真的全院滿座,座無虛席,很多人都來打氣。

原本安排在12月內演出的戲又如何呢?本來安排在這兩個星期內公演的演出還可以索性延期,可是,有些演出是橫跨這14天和之後的日子的,你叫他們如何安排?例如香港話劇團在12月5日至19日演出《美麗團圓大結局》,16日之前的演出當然不可以上演,可是之後數場呢?劇團早已賣出戲票了,若果兩個星期後取消停演的限聚令,他們便要演出了。那麼你叫他們現在繼續進行演出事宜還是索性全部取消演出呢?還有,聖誕假期有很多兒童劇上演的,劇團又如何抉擇呢?「博一博」或是索性取消?這種兩難的處境才是最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