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知中學設立「憲法教室」,透過VR遊戲等推動全方位國情教育。

(文 / 圖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虹宇)明天(12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國家憲法日」,讓年輕一代更深入認識憲法和基本法,是香港社會重點工作之一。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近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亦表示,會透過多元化活動,助中小學生全方位了解國家發展、憲法和基本法、「一國兩制」的實踐,及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現時教育局正整合資源,預計在本學年內提供課程指引及學與教資源套,以加強憲法與國安教育。其中創知中學更先行一步,幾年前開始着手整合法治教育的知識框架,並斥資200多萬元設立「憲法教室」提供VR遊戲學習與模擬議會支援,今學年起逐步開始推出新的校本教材與課程,於初中階段的生活與社會科教授憲法、基本法及國安教育內容,雙管齊下為學生推動全方位國情教育,培養正確的國民身份認同。

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以往的基本法教育多強調法律本身,多忽略憲法作為基本法的根源,而去年香港的社會暴亂及政治事件,反映部分人曲解香港與國家的關係,也喚起了港人重新認識兩部法律的聯繫。

他認為,學校有責任讓同學正確認識法律的由來、香港的憲制地位,培養同學做知法、守法的公民,「不少人談『一國兩制』偏重『兩制』,但我們的憲法教育更強調『一國』,若沒有『一國』,談何『兩制』呢?」

「軟硬」件雙管齊下助教學

該校的「憲法教室」便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設立,「不單是憲法,歷史文化亦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是我們的『根』。」黃晶榕說,學校以「憲法教室」及「中華文化館」作為硬件教學支援,而軟件上則以滲入深刻愛國理念的校本教材與課程,希望雙管齊下,為同學打造全方位的傳統愛國教育,樹人育人。

該校生活與社會科主任楊婉玲說,學校幾年前已在初中生活與社會科中,加入憲法、基本法教育知識,構建起法治教育的知識框架;而隨着「憲法教室」的落成,今學年起亦更新課程內容,增添遊戲學習及香港國安法元素等(見表)。

多款遊戲助學生合作學習

負責「憲法教室」的副校長黃麗燕介紹,整個項目斥資200多萬元,校方參考立法會與法庭的情景勾畫設計圖並添置傢俬和器具,主要分為模擬議會及法庭,以及VR遊戲室兩部分。前者配備主席袍/法官袍,便於同學們進行角色扮演,深入探討社會議題。例如可分飾立法會主席、官員與議員等,代入角色,深入思考法律實施的條件、限制、優劣等等,從而加深對法律條文的印象。

同時,課室側邊亦配備500本基本法,讓同學在過程中可隨時翻閱參考。至於VR遊戲室則以遊戲教學為主,校方會為每年級的知識配備不同的遊戲,同學們小組合作,由一人操控VR設備,大聲報出題目,其餘組員快速查閱基本法文本尋找答案,在合作中學習。

黃麗燕還提到,以「憲法教室」配合新的教學模式與內容,老師會先於課室教導同學們一至兩節基礎知識,再進入VR學習階段,了解大致情況,提高同學主動性,加深印象,最後進入角色扮演,深入思考社會議題。她表示,有關VR部分仍處於發展階段,以中二階段為例,課程會探討香港國安法議題,預計會設想12種國安教育遊戲,最快下學期可投入使用。

中華文化館助學史更深入

楊明佳講述中華文化館中的知識壁報。

除了「憲法教室」,創知中學亦設立「中華文化館」,讓同學能身處傳統中國文化氛圍中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相輔相成地培育學生國民身份認同感。該校公民教育、中史和歷史科主任楊明佳指,單單於生活與社會科進行基本法、憲法及國安教育並不足夠,需要在歷史、中文、地理等科目將法律知識及國民身份意識深層次滲透,通過長期的教導,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位同學。

未來引入3D打印青銅器

歷史科具體教學方面,楊明佳簡述指,學校已專門將「歷史科」科名改為「國史科」,課程設計上貫徹「詳今略古」的方針,詳細講解近代史,讓同學能清楚定位自己的國民身份位置,而古代史部分亦有側重,教學內容不會以朝代更迭、歷史興衰為主,而會講述更多的中國文明史、科技史及禮儀史,讓學生博覽中國傳統文化,談起歷史不再只懂得「分分合合,戰亂紛飛」的發展。

他提到,未來學科亦將加入新興3D打印技術,將只能憑藉圖片或想像的歷史文物,如青銅鐘、青銅鼎、青銅豆等化為同學能摸得着、看得到的實物,便於老師課堂講解,亦可生動地引起學習興趣。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