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楨 教授 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副主席

早前,特首林鄭月娥在立法會宣讀其任內第4份施政報告。特殊的社會背景造就了一份本應獨特的報告。

較引起筆者注意者,首先是特首確認已有足夠的土地去發展公營房屋,得以滿足長策會10年展望需要。毋庸爭辯,香港的房屋問題最複雜,牽涉的層面最多、利益最廣。但說到底,始終是特區政府遠比回歸前依賴土地財政。一旦突破此點,在技術層面的推進,就必然在於覓地、造地。

無奈,不少政界中人,甚或政府中人,都將造地與改劃截然劃分。然則,一塊土地的社會、經濟用途是否得以高效、全面發揮,並不主要由其物理條件決定。也就是說,新界東西、大嶼山南北各種一直存在的荒地、棕土,如何針對社會所需發揮其經濟潛能,其重要性、效率比,並不見得比移山填海、新造地段為低。

可惜的是,從調整港九新界、大嶼山總體城市布局,到鐵路建設、地積比率的重新審視,特區政府相關工作的深度、廣度,都遠遠未能切合業界及民眾所需。就此而言,將改劃與造地相比較,甚或斷言後者才是真正擴大土地供應,多少有點說外行話之嫌。

事實上,該份施政報告帶來的好消息——覓得公營房屋足夠發展用地,細細看來,也主要來自新界東北、洪水橋等大型新市鎮發展,並不涉及大型移山填海,主要也是憑藉業權重整、用途改劃而來。進一步講,上述衛星城市藍圖,俱肇始於特區第一、二屆政府,亦即距今少說10多20年前。近兩屆政府在壓縮改劃程度、開拓新土地方面只聞樓梯響,是次施政報告亦未能盡免。

近10年來,未見哪一份施政報告有針對性地對造地難、改劃慢的問題對症下藥。租用賓館、酒店是救近火的思路;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營造中轉房屋,也是應急方式之一。問題關鍵是如何整合地政、屋宇、渠務、環保、運輸等部門,透過快速規劃、緊急施工,讓相關應急項目、措施推而廣之,而非聊備一格;同時須確保公共交通、運輸網絡順暢。

針對基層惡劣的生活環境、極端昂貴的租金,嘴上說短中長期皆須顧及,實在太容易,執行上是否互相配合、彼此平衡,就端賴決策者的劍及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