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超

沒有攬炒派的日子,地球照樣轉動。立法會會議不但如常開,而且更有效率、更加順暢、更有作為。過去一周,多項有利扶貧、社福和融入大灣區發展的撥款有序通過,不少議員慶幸,議會終於迎來久違的寧靜,終於能靜下心來踏實工作,議政論政。市民亦慶幸,香港這艘巨輪,終於不再坐困愁城,終於有了開動的跡象。

不過現在仍不是盲目樂觀的時候。新冠疫情之下,本港社會、經濟和各行各業正面臨九七回歸以來最艱難的時刻。零售市道和物業租值全面下挫,失業率屢創新高。沒有人知道疫情將持續多久。如何解決本港積存已久的各種政經問題,如何善用現有財政儲備進行紓困復甦,如何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無一不是考驗現屆立法會建制派和行政機關的重要課題。

事實上,關於融入國家發展,這些年來大家都在說,可是香港予人的感覺就是一直在拖延,不積極參與,單方面享受來自內地的各種優惠,令人不齒。

香港素來有愛國傳統,市民大眾普遍期盼,特首在新一份施政報告能夠撥亂反正。不要光問香港能得到什麼,還要提出香港能做些什麼。不要光着眼大灣區建設,還要多想想「一帶一路」能做些什麼,多想想人民幣數字化和國際化等方面能做些什麼。

一個國家,一種命運,一榮俱榮,一損皆損。香港應如何走出困境,沒有簡單單一的答案。只有真正回歸「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經年累月,香港自然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香港不只是香港人的香港,還是所有中國人的香港。愛國者治港,就從這份施政報告開始,大膽往前走!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