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在全球化時代,說大學為誰而立,未免予人思想狹窄之感。大學本應是個開放的園地,打開校門為的是吸引來自各方的莘莘學子進來學習、交流、磋商,不但促進知識的更新,更通過研討、辯論令疑問得以釐清,未知得以明瞭。

然而,大學的學位、教席有限,誰能進來,自然需要經過一輪嚴格的篩選,作為名校,獲選中者固然幸運,尤其得到較高職位的人。

香港大學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高校,畢業生無數,更是社會精英,他們關心母校的發展和校政,是人之常情,但大學也是人事紛雜的地方,需要怎樣的人才,聘進來的人才如何發揮作用,不但考驗甄選者的眼光,也關乎大學的環境和氛圍是否能容納百川。

從過去多年紛爭不斷,像很多傳統老校乃至機構,香港大學顯然存在不少問題,尤其在政爭不斷、社會撕裂的情況下,大學也難以獨善其身,名聲遭人利用,校政自主權屢受挑戰,被推到風口浪尖。當中更引伸出「港大為誰而立」的問題。

教育是百年樹人,有心作育英才的人,其眼光自然不會淺短和狹隘。然而,任何大學在創立之初都寄託着當年創辦人的心血、心願,由於資源有限,往往有特定的目標宗旨和針對的對象。港大創辦時,香港只是英國在遠東的一個小小殖民地,英國人當年看中這個深水港,並不僅僅是香港本身,而是它背後的中華腹地。

作為殖民者,英國人的到來除了透過貿易獲利之外,自然想將自以為是的優越文化輸入。是故,港督盧押爵士(Sir Frederick Lugard)於1912年在港大奠基禮上就開宗明義地說「為中國而立」。當然,盧押設想中的港大只是一間位於香港的英國大學(A British University in Hong Kong for China),目的是向中國輸出英國文化,所以他本人極力反對用中文授課。

既然位於香港,港大當然也首先是為香港而立,但大學要發展和產生影響力,它的施教者和受教育對象就不可能只局限於小小的香港。所以,「港大為中國而立」——這句話並非今日「突然冒出」,作為回歸後的香港大學,就像建立於清末的清華大學,如今理所當然是「為中國而立」。

其實,無論是香港大學或清華大學都不必糾纏於「為誰而立」,既然要增加全球競爭力,促進文化全球交流,大學不但要「為中國而立」,更要為「亞洲乃至全球而立」,只是大學所處的地理位置令它在招聘和招收人才上有所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