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

在內地「大循環」「雙循環」已然成為高頻經濟詞。從當前發展背景來看,這兩個詞將如同「新常態」「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詞一樣,助推中國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同時推動與中國友好往來的其他經濟體的整體繁榮。

對於內地老百姓而言,循環受阻的最大表現,就是無法購買到意向商品。由於產業停滯、企業停工,原本能夠正常供應的商品出現斷供,價格也快速上漲。同時企業停工,無法盈利的困境使得企業無法向員工發放工資。在窮人越多、物價越上漲的環境中,社會越容易不穩定,發展更是會進入惡性循環。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國家在新冠疫情還沒有得到徹底控制的時候,就支持企業復產復工的原因。可見,企業在循環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內地企業如何在「雙循環」中發揮作用,需要我們從宏觀方面來分析。我認為,投資、消費和出口,這「三駕馬車」對經濟循環能夠起到良性作用,需求將成為投資的指引,投資會成為生產的推力,生產和消費兩者相互作用,消費將反映並激發市場的需求。

不過,實現雙循環不是任意產品、產業都能進入其中,也不是任意要素都能長期循環,只有有效供給符合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時,才能實現商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轉移,以及資金從消費者到生產者的轉移,以此促進經濟的穩步發展。

科技半導體等具投資機遇

我認為,內地企業的雙循環需要兩方面共同發力:一個是內地各級地方政府,一個是企業自身。內地各級地方政府要做的是,在宏觀調控下,對企業的指導、支持性工作。第一,政府根據企業的性質、規模、實力以及創造的社會價值,向不同的企業提供不同的政策便利。第二,內地政府根據社會發展、市場需求,指引企業向符合實際情況的方向實施創新升級,通過宏觀調控實施整體的合理布局,推進各產業的合理分工。第三,內地政府在行政上、政策上,為企業在遇到不可抗力的情況下,通過合理方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例如在今年疫情期間,許多企業在生產中遇到困難,內地各級地方政府都派出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指導部分企業的復工復產。在雙循環的發展趨勢之下,將出現許多新的投資機遇,尤其是科技、半導體、醫療等相關領域。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著有《床頭經濟學》。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