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衞生健康委醫藥衞生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展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緊急使用(試用)大事記」展板。 中新社

今年產量料6.1億劑 臨床試驗證有較長期保護作用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國務院新聞辦25日舉行吹風會,介紹中國新冠病毒疫苗工作進展情況。目前,中國5條研發路線的11個新冠病毒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4個疫苗進入臨床三期。中國將採取特事特辦的原則,優化流程,無縫銜接,全力以赴,爭分奪秒,推動新冠病毒疫苗盡快上市。今年新冠疫苗的年產可達到6.1億劑,明年年產可達到10億劑。至於備受關注的疫苗定價問題,將遵循公共產品的屬性,在中國的定價「一定是大眾可接受的範圍」。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吹風會上表示,目前中國新冠疫苗研製整體進展順利,在各個階段獲得的數據,初步證實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雖然中國疫苗獲得世衞組織高度評價,但疫苗的保護率,只有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後才能得出確切結論。不過,曾光也指出,中國接種者前往疫情嚴重的國家工作,未被感染,這些證據也能夠為評價疫苗的保護率提供一些參考。

曾光還表示,人類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時間僅有9個月,每一款疫苗確切的保護時間有多長,還要做長期的大量研究工作。「目前比較積極的結果是,我國最早接種疫苗的受試者,監測結果顯示其抗體依然維持較高水平,這提示疫苗可能會有比較長期的保護作用。」

未發現抗體依賴增強症

對於病毒變異對新冠疫苗研發的影響,國家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表示,目前學界就此已形成三方面的共識,一是新冠病毒屬於正常範圍的變異積累;二是現有針對S蛋白的抗體,可以覆蓋幾乎所有的流行株,也就是說,基於新冠病毒S蛋白研發的疫苗,如果研發成功,適應於預防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三是實驗證明再研疫苗誘導的免疫反應,能夠有效融合發生突變的新冠病毒。

外界十分關注新冠疫苗的不良反應問題。專家表示,新冠疫苗作為全新疫苗,在一期、二期、三期臨床試驗中都將不良反應監測作為安全性評價的重要指標,目前出現的都是輕度、可接受的不良反應,但仍需長期監測。對於疫苗的ADE效應(即抗體依賴增強症),中國從臨床前的動物實驗開始對此進行監測,就目前看,尚未發現與疫苗相關的ADE現象,但仍需大規模接種後繼續監測。

明年年產可達10億劑

國家衞健委醫藥衞生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表示,今年中國新冠疫苗的年產可達到6.1億劑,明年的年產可達到10億劑。對於中國新冠疫苗的分配問題,他表示,根據疫情特點,目前劃分了三類人群。第一類是高風險人群,包括一線醫療、邊境口人員、農副產品市場工作人員等高風險人群;第二類高危人群,包括老人、兒童以及基礎病患者等;第三類就是普通人群。依照這樣的分類,在疫苗產能和技術能力的實現過程中,按照這三類人群分層次去滿足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