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本港與內地實施出入境管制。由於內地因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經濟迅速復甦,但香港經濟,無論是零售業、飲食業及旅遊業等支柱產業都大受打擊,令社會普遍要求特區政府盡快推出「健康碼」,有限度恢復兩地經濟活動。佳寧娜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馬介欽,在疫情期間回內地處理業務,體驗了當地「健康碼」的效用。他指出,內地居民在使用「健康碼」後,讓當地政府可全面掌控疫情,同時讓內地城市之間互聯互通,形成「國內大循環」,經濟自然復甦得快,反觀本港被排除在外,經濟至今未見任何起色。他期望「香港健康碼」盡快出台,「唔好等到(確診個案)歸零,單位數都可以推『健康碼』。」

馬介欽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出入境管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兩地商貿往來,兩地間的人員流動減少,零售、餐飲、住宿以及交通運輸業等都遭受巨大影響,尤其是對在內地設廠的本港企業而言,老闆、管理層身在香港,到內地要隔離檢疫14天,嚴重影響公司和工廠的運作。

「視像傾生意效果差很多」

「未有疫情之前,我可以即日來回,一個月會返內地十多廿次,你可以想像到有幾多工作實在要親力親為,你話返唔到去影響大唔大?!」他說。

他續說,本港第三波疫情爆發前,內地有特別安排讓港商入境後豁免隔離14天,但行動地點必須「點對點」,即限制在公司和酒店間往來,惟相關安排自本港爆發第三波疫情後也被取消。因此,他在7月上旬到內地後就不敢回港,在內地逗留超過一個月,至本月才返港。

馬介欽表示,不少內地公務都無法以網上視訊處理,「入新貨、傾生意用網上視訊方式處理,個效果其實都係差好多。我哋集團算係大企業,內地都有好多管理層,但工廠運作始終都會有甩漏;中小企自然更慘,內地人手唔多,問題積積埋埋就會爆煲。我就識幾個中小企老闆,就因為返唔到內地,直情將公司同工廠賣畀夥計或者要清盤。」

他分享了自己對兩地經濟大不同的感受,指出其集團在內地業務如餐飲、零售、酒店、房地產的生意,都已回復九成以上,但本港餐飲業一直「無起過」,營業額全線暴跌,酒樓生意下跌50%,而茶餐廳、麵包房也下跌超過40%。

兩地差別之一在「健康碼」

馬介欽直言,兩地的差別之一在於「健康碼」:所有內地居民都使用「健康碼」,疫情得以掌控,防止大規模爆發,且「健康碼」亦提供可信的基礎,讓內地城市間互聯互通,形成「國內大循環」,但香港面積小,「塘水滾塘魚」,經濟至今未見任何起色。

 

在深圳開設加工廠的美味棧董事總經理佘瓊峰,7月在深圳期間亦親身體驗了內地「健康碼」的成效,並認為十分有用:「內地『健康碼』有記錄行蹤功能,我入住幾間酒店,佢都記錄晒;我搭的士,可以知的士司機有無中招,如果佢中招,我嗰『健康碼』會紅咗,我就知要去做病毒檢測,呢啲都令我感到好安心、好安全。」

雖然特區政府仍未實施的「香港健康碼」只作通關之用,但有關部門正研發推出「感染風險通知」手機應用程式。據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之前的介紹,巿民可自願下載「感染風險通知」程式,若食肆等參與計劃,會有一個「二維碼」,參與巿民透過程式掃描「二維碼」,就會記錄機主行蹤,倘機主曾到過的食肆出現疫情,程式便會通知機主感染風險。他強調港人關注私隱問題,可自行決定是否下載程式以及決定是否掃描有關處所的「二維碼」,所有資料亦無中央台。

工聯倡中秋前落實

本港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令「港康碼」一再拖延,不少跨境家庭團聚無期。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昨日陪同「跨境家庭爭取港康碼關注組」成員到政府總部請願,爭取在中秋節前落實「港康碼」,讓他們一家在佳節團圓,指出同時有助促進人流和物流,帶動經濟復甦,而工聯會稍後會約見相關部門反映訴求。

工聯會昨日請願,立法會議員麥美娟等敦促政府盡快推出跨境「港康碼」 。資料圖片

到政總請願的嚴女士表示,自己的女兒及女婿在澳門工作,疫情前每日往來港澳兩地,但疫情下兩地政府要入境者強制隔離檢疫14天。其女兒為保工作被迫留在澳門,每月花費5,000元租屋暫住,女婿幸可回港居家工作,其6歲兒子才不致沒有父母照顧。

不過,她的女兒已半年未與家人見面,只能以電話聯絡,而女兒亦表示兒子與其關係變得疏離,有時連與她通電話也不太願意。說到這裏,她哽咽地說:「中秋本嚟係團圓嘅日子,希望趁疫情緩和,港康碼盡快落實,孫兒快啲見到媽媽,我哋可以一家團聚!」

跨境家庭盼人月兩圓

從事銷售工作的關注組發言人張先生與內地妻子育有兩名年幼子女。由於深圳租金較便宜,故一家在深圳居住,他每天來回深港兩地,但兩地因疫情實施強制檢疫措施,其妻疫情爆發之初產子,考慮到工作關係一家搬回本港,暫與父母居於一個300多方呎單位。

他雖未與家人分隔,但搬回香港後內地住所仍須繳付租金,最終要麻煩內地親友代辦退租,「強制隔離要14日,為咗保住份工根本無可能返深圳住,加上每次喺酒店隔離要使幾千蚊,根本難以負擔。」他期望盡快推出「港康碼」,放寬通關限制及降低檢測費,以回復正常生活。

麥美娟指出,其辦事處過去數月已接獲逾600宗跨境家庭求助個案,涉及逾千人,不少也是每天往來深港兩地上下班,因強制檢疫故大半年未能與家人團聚,有年輕男士便向她訴苦,指至今也未能與2月出世的嬰孩見過面。

她強調,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順利完成,創造落實「港康碼」條件,期望政府盡快推出與內地及澳門政府互認的「港康碼」系統,並為跨境家庭、跨境工作及有緊急需要人士預留充足名額。

針對政府多次表明申請「港康碼」須自費檢測,麥美娟關注到基層家庭未能負擔高昂檢測費用,建議政府擴大檢測量令收費降低,及為有經濟困難家庭提供補助。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