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才及學生來港帶動 啟德盤內地客佔比五至七成 港樓需求旺回報高 北水成新盤大水喉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從各種渠道輸入人才,已抵港的達22萬人,加之約5.6萬內地學生在港就讀,保守估計帶來逾20萬伙住宅單位的需求。香港文匯報記者近日採訪啟德新發展區多個新盤發現,不少新盤的內地客佔比達到五成至七成。業內分析,內地樓市持續調整,投資信心有待恢復,香港樓市則因需求旺盛、保值能力強及租金回報率高等因素,使得香港多個住宅新盤受到內地投資者關注。●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昌鴻、蔡競文
從「起動九龍東」藍圖,特區政府有意把九龍東轉型成為繼中環後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2),當中啟德新發展區為其中一個重點規劃部分。區內除供應大量商用樓面之外,同時涵蓋多個中小單位樓盤及大戶型豪宅,亮麗的發展前景吸引大批內地人前來置業。位處區內的維港·灣畔在近日開售,記者在現場發現,大量準買家排長龍等待睇樓,估計全日約有500人,從他們衣着和用普通話交流來看,內地人或者通過高才通來港的人士不在少數。
五因素吸引內地客來港買樓
美聯物業首席營業董事韋文俊分析,內地客熱衷赴港置業源於多重利好:一是截至7月底,特區政府的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約51萬宗申請,其中約34萬宗獲批,超過22萬名人才已經抵港,帶來大量居住需求。二是每年眾多內地學生赴港升學,同樣催生住屋需求。三是今年7月香港私人住宅租金指數環比上漲0.31%,連續7個月上升,上半年累計漲幅達1.61%,創近6年新高。四是當前香港樓價較2017年高位回調約三成。五是去年香港樓市全面「撤辣」後,境外買家在港置業成本進一步減少。
國家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去年11月透露,目前大概有2.3萬名香港學生在內地讀書,有5.6萬名左右內地學生在香港讀書。
在維港·灣畔售樓處,記者看到許多準買家是一家三口,或是夫妻二人前來參觀。他們回應記者提問時,大多稱是為子女自住、出租或轉售投資而來。在華為深圳公司工作的黃先生最近正物色啟德區物業,作為他已考上香港理工大學的兒子之居所。他指,自己是經過多番考察和比較,以及通過與地產代理的專業分析,十分看好啟德區發展的潛力,計劃斥資1,500萬元購入維港·灣畔一套面積45平米的兩房海景單位,為提高抽籤命中率,讓太太和孩子都加入購房登記行列。他稱:「5年後兒子大學畢業和讀研後,將會再轉手出售此套房產,那時啟德區配套將更加成熟和完善,預計房價還有上升空間,應有不錯的投資回報。」
另一位來自浙江的汪女士說,聽朋友介紹香港住宅租金回報率高,便坐高鐵前來參觀,擬在維港·灣畔購買兩房單位,「計劃先出租,每月租金約2.3萬至2.4萬元。未來五年如果房價能上漲三四成,房租收入將有130萬至140多萬元,加上房價升值三成獲益450多萬元,可以賺近600萬元,不但收益高,還比做生意的回報穩定。」
韋文俊表示,日前區內另一新盤天瀧也同樣很火,本月11日已有三伙單位被買家預訂。其中,一伙面積1,500多呎單位以3,500萬元售出。他又指,啟德區新房大部分買家來自內地,有的項目佔比達到八成,投資或自用均有。
業界期待「購房通」吸北水
值得一提的是,內地客來港買樓目前仍面對資金出境等棘手問題,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月底在發布新一份香港營商環境報告時,提及正與相關中央機構研究,在合適範圍內相對放寬限制,便利內地來港人才調配資金來港買樓,同時避免出現資本外流。
美聯集團行政總裁(住宅)馬泰陽指出,若相關「購房通」落實,將大大便利內地「人財」到港,刺激資金流入香港樓市。他估計屆時內地買家佔一手成交宗數比例可由目前31.3%升至45%,同時由於內地客多購買中高價及豪宅,料內地買家於一手成交金額佔比由目前42.7%升至60%,兩項比率都將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