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大灣區之共拓出口】香港文匯報今起一連4天推出對接大灣區系列專題 廣西貫通跨境產鏈 灣區智造西出東盟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總書記明確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重要戰略地位。近年來,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也強調要加強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在鞏固提升對外經濟聯繫的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正積極擴大對內開放,多圈層、多層級、多形式地擴展對內經濟聯繫,同時與對接省份聯動共進,增強區域發展內生動力。香港文匯報記者近日前往廣西、貴州、江西及江蘇,深入了解相關地區立足本地發展布局,從不同領域推進對接大灣區的實踐,並探討其中可資借鑒的模式經驗。

  今日首先隨記者腳步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12月視察廣西時強調,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對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新布局,有序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開發開放,把廣西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戰略腹地。

  憑借區位、成本和政策優勢,廣西成為承接大灣區產業溢出的重點區域,在粵港澳大灣區與東盟的廣闊市場之間,以獨特的「灣區研發+廣西製造+東盟(全球)市場」的模式,構建起一條貫通創新、製造與市場的跨境產業鏈。學者分析指出,在這一戰略藍圖之下,廣西「接得住」的同時,也要直面「鏈得穩、轉得強」的新挑戰。

  詳刊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