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求職及早規劃 無懼「十投一回」

面對目前全球地緣政治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或會影響本港的就業巿場,很多應屆大學畢業生已未雨綢繆,提早在畢業前幾個月已開始求職;亦有同學坦言已有遭遇波折的心理準備,但相信只要提早規劃,有信心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找到出路。
考慮大灣區內地城巿尋機會
在港大主修英語研究的陳思羽於本學期中開始積極搵工,目前申請了十多份工作,收到四次面試邀請,暫獲行政文職工作的錄取。面對長期等待消息及不確定性,她表示在調整心態後,已接受「十投一回」的現實。「及早規劃搵工,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很重要。」她表示,未來不排除在大灣區內地城巿尋求更多機會。
就讀港大對外英語教學碩士課程的李美欣,今年1月起積極求職,主要申請國際學校和補習機構的英語教學職位,暫已收到3個面試邀請,並獲一家知名補習機構錄取,月薪逾三萬元。她指求職過程並不順利,特別是申請國際學校時,由於未有教育文憑(PGDE),遇到不少限制。
她指出,教育行業對教師資格要求不斷提高,空缺卻減少,加劇求職壓力,希望特區政府加強對教育行業的支援,例如擴大PGDE名額,及增加AI和教育科技相關培訓,幫助畢業生適應未來職場需求。
來自印尼的HAFI KHOIRUL主修工業工程與物流管理。作為港大的國際學生,他獲港鐵錄用從事IT助理,負責數據分析。他於去年畢業後便開始求職,申請約100家公司,參加近20次面試,最終獲得5次進一步面試機會並成功錄取。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