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逼爆太掃興 電子預約幫到手






專家倡天眼配合AI分析客流 一App發放各熱點資訊
內地五一黃金周,香港各區連日來人山人海,考驗着各旅遊景點及交通工具的接待能力,山頂纜車站及昂坪360等旅客動輒苦等一兩小時。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指出,上周五(2日)訪港內地旅客創疫後單日新高,特區政府將積極擴充硬件設施,增加承載力和優化旅遊體驗。有資訊科技專家及旅遊業界總結經驗時指出,硬件始終受空間限制,要提升旅遊體驗必須善用科技,例如利用手機程式遠程排隊、預約入場,省卻旅客親身到場擠擁等候入場的情況,建議推出電子排隊系統,打造智慧觀光旅遊。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啟業
根據特區政府入境處統計數字,5月1日至4日(截至晚上9時)的內地黃金周首四天,累計已有82.5萬內地旅客人次入境香港,其中首三天人次已較去年同期的56.2萬人次上升21.3%,與2023年香港疫後復常的五一黃金周首三天僅30.4萬內地旅客比較,人次更勁升1.2倍。
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指出,上周五(2日)有26.7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創疫後內地旅客單日入境人次新高。
他指出,特區政府全力推動「無處不旅遊」,積極提升硬件設施,並增加承載力和優化旅遊體驗,強調這關乎香港作為旅遊城市的競爭力,以及匯聚全球人才的大都會魅力。
山頂纜車等兩小時才上車
不過,旅客增加的同時,對各景點及交通工具的承受能力帶來嚴峻考驗,多處被旅客逼爆,如山頂纜車站便排滿長長人龍,有旅客表示要近兩個小時才能上車,昂坪360纜車站亦擠滿候車旅客,旅客排隊一個多小時仍未能登車,內地旅客另一遊覽熱點的天星小輪,人多時亦要輪候近一個小時,其他景點如中環海濱的摩天輪也出現長龍,現場有告示牌指輪候時間約要150分鐘,舊油麻地警署昨早亦有大批旅客到場打卡,人多時更擠出馬路,尖沙咀K11 MUSEA則指黃金周首三日人流較去年同期升20%。
各景點人多擁擠勢會影響旅客體驗,智慧城市聯盟資訊科技管理委員會主席龐博文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內地多個景區尤其新景點已善用科技監察和疏導人流,但香港的景點還是傳統做法,「來多少便食多少,食到撐死為止」,事實上可根據以往不同節日和時段售票等大數據,利用AI(人工智能)分析,預先評估以作出人流管控。
無須到場久候 就到會提醒
他表示可利用手機程式預約,「除食肆外亦有些店舖,攞飛可預先用App(手機程式)book定(預訂),無須到場苦等,差不多輪到時,會提示旅客到場,唔使白企並排起長長人龍。可以靈活運用(等候)時間做其他事。」要做到以上的監控和分流,則先要建立手機程式,建立數據庫和精準的數據收集,並要用AI進行分析。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則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特區政府要發展智慧城巿,科技配合旅遊是其中一環,而警方今年內會增至2,000組閉路電視鏡頭,除可協助偵破案件外,更能用以監控交通和人流,向旅客提供實時資訊,他以啟德體育園曾應用「離場易」為例,便是利用科技向離場觀眾提供路線人流密度、所需時間和交通等資訊。
讓旅客實時作行程規劃
他認為特區政府可作統籌,整合各景點包括兩個主題樂園、山頂纜車、昂坪360等人流和售票情況,以一個統一的平台如手機程式,發放有關資訊,讓旅客得悉各處實時狀況,包括是否人多擠擁,讓他們作出規劃,避免人多時段到有關景點,更可以此統籌旅行團的行程。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亦對香港文匯報指出,現時雖有不少旅客喜愛到不同地點深度遊,但始終一些主要景點仍有大量旅客前往,要分流到場旅客,可利用網上預約和網上排隊方式分流,旅客透過手機程式在分流時段到場,無須排隊,「等山頂纜車知道幾時先可以上車,唔使排隊,可以去旁邊香港公園遊覽吓先。」香港旅遊發展局有手機應用程式介紹香港吃喝玩樂資訊,他認為可利用這個平台,加入各景點及交通等實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