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吸人才見成效 整體稅收增10%

●稅務局局長陳施維(中)、副局長梁建華(左)、陳順薇(右)昨日向傳媒介紹2024至2025財政年度稅收情況。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稅務局局長陳施維(中)、副局長梁建華(左)、陳順薇(右)昨日向傳媒介紹2024至2025財政年度稅收情況。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稅務局昨日發出約266萬份個別人士報稅表,比去年多22萬份。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稅務局昨日發出約266萬份個別人士報稅表,比去年多22萬份。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納稅人口連增兩年 薪俸印花利得稅全線齊升

  作為經濟晴雨表的特區政府稅收報捷!政府稅務局昨日宣布,已發出266萬份俗稱「綠色炸彈」的2024/25課稅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其中約79萬份為電子報稅表。受惠於各類輸入人才計劃,納稅人口連續第二年增加,今次發出的報稅表數量比去年多22萬份,並帶動2024/25年度各類收入,薪俸稅、印花稅、利得稅全線齊升,整體稅收按年度增一成達3,745億元。稅務局局長陳施維解釋,輸入人才計劃為香港帶來更多納稅人,他們的整體入息水平提高,並跌入稅網。展望2025/26年度預計稅收4,014億元,按年度增加7%,其中入息及利得稅3,012億元、印花稅676億元、其他稅收327億元。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薪俸稅收增11% 印花稅增30%

  陳施維昨日在記者會上匯總2024/25年度整體稅收為約3,745億元,較對上一年度增加約325億元,增幅近一成。當中利得稅收入為1,777億元,按年增加72億元,增幅為4%;薪俸稅收入為889億元,按年度增加90億元,增幅為11%。印花稅增幅更明顯,該年度印花稅收為639億元,按年大增148億元,增幅達30%。

  陳施維解釋,透過各類輸入人才計劃來港定居的人士,使香港的納稅人人數擴大,同時因為他們的入息水平提升,令薪俸稅稅收進一步增加。同時,2024/25年度應評稅利潤申報也增加,相信是因為有更多新公司成立,導致利得稅收入也上升。加上股票市場從今年2月底開始回復暢旺,物業市場的成交量亦增加,估算2025/26年度印花稅將進一步升至676億元。整體稅收也增至4,014億元。

  美國濫施關稅,令全球經濟籠罩不明朗陰霾,被問到關稅戰會否對本港稅收產生影響時,陳施維強調會密切留意外圍因素,了解對香港經濟、企業及納稅人的影響,必要時會作出相應的評估。

  另外,稅務局昨日發出266萬份2024/25課稅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同時亦發出約23萬份2024/25課稅年度利得稅報稅表、12萬份物業稅報稅表及33萬份僱主報稅表,3項的發出數量均創新冠疫情後新高。另外,立法會已於上月30日通過《2025年稅務(修訂)(稅務寬免)條例草案》,落實預算案建議,寬減2024/25課稅年度100%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及利得稅,每宗個案以1,500元為上限。納稅人只需如常填報2024/25課稅年度報稅表,有關寬減將會在最終應繳稅款中反映。

  增設輔助生育服務開支扣稅

  陳施維介紹由2024/25課稅年度起實施的新稅務措施,包括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標準稅率兩級制,即首500萬元入息繼續以15%稅率計算,超過500萬元入息將以16%稅率計算;與在2023年10月25日或之後出生的新生子女同住的納稅人,其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或住宅租金扣除的最高限額由10萬元增至12萬元;增設輔助生育服務開支扣除,最高限額10萬元;以及優化利得稅扣減開支措施,為還原租賃處所至原來狀況的費用提供稅項扣除,和取消工業/商業建築物或構築物每年免稅額的申索時限。

  利得稅方面,2024/25課稅年度增設了還原租賃處所費用稅項扣除及取消工業/商業建築物或構築物免稅額申索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