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金融論壇】人行四方面挺港 外儲大買港資產

●第18屆亞洲金融論壇昨起一連兩日舉行,今年以「啟動增長新引擎」為主題。政府新聞處圖片
●第18屆亞洲金融論壇昨起一連兩日舉行,今年以「啟動增長新引擎」為主題。政府新聞處圖片

●潘功勝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潘功勝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亞洲金融論壇開幕 3600政商翹楚研討增長新引擎

  第18屆亞洲金融論壇昨日舉行,約3,600名來自全球的政商界翹楚就今年主題「啟動增長新引擎」展開深入交流。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會上宣布,將從深化兩地市場互聯互通,大幅提高國家外匯儲備在香港的資產配置比例,做大做強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堅決維護香港金融穩定與安全四個重點方向,繼續全力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同日,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公布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6項新措施,包括完善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優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提高支付結算便利等。●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競文

  潘功勝強調,香港是全球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高度開放的商業環境、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巨大的人才優勢、健全的法律體系和國際化的金融監管體系。近年來人民銀行同相關部門推動實施債券通、滬深港通、跨境理財通、互換通、與香港金管局簽署貨幣互換等一系列務實舉措,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取得長遠進步,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供了新動能。

  他表示,會聚焦四個重點方向繼續全力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第一,支持香港資本市場發展,持續深化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將探索拓展中央銀行的宏觀審慎和金融穩定功能,與香港金融管理部門協調配合,支持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支持更多的優質企業到香港上市和發債,持續優化、拓展內地與香港在股票、債券、理財、利率互換等領域的互聯互通,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合作,大幅提高國家外匯儲備在香港的資產配置比例,為香港的金融發展開闢更廣闊的空間。

  做大做強離岸人民幣業務

  第二,做大做強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人民銀行將統籌發揮人民幣清算行、貨幣互換安排機制作用,與香港金管局簽有8,000億元人民幣互換資金的安排,支持香港金管局使用互換資金充實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常態化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央行票據,豐富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產品和服務。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建立了工作團隊,調查、研究、設計相關的政策和產品。

  第三,強化香港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和財富管理中心功能。將進一步優化跨境理財通和QDII制度,落實好基金互認優化安排,更好滿足兩地居民跨市場、多元化配置資產的需求,吸引更多內地和國際資金流入香港,不斷豐富香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私人銀行、家族辦公室、對沖基金等金融業態,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全球資產和財富管理市場的影響力。

  第四,堅決維護香港金融穩定與安全。多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成功應對了數輪金融危機和外部衝擊的考驗,金融體系穩健,對於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積累了豐富經驗。現在,中國的金融實力更加強大,外匯規模穩居全球第一,將為香港的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提供堅強後盾。

  推出措施促進兩地金融合作

  潘功勝說,人民銀行正與香港金管局、兩地證監會密切溝通,將從完善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優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提高支付結算便利三個方面推出有關政策舉措。在支持香港金管局推出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上,在現有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框架的基礎上使用互換資金增設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期限為1個月、3個月和6個月,總額度為1,000億元人民幣,為在港商業銀行人民幣貿易融資提供穩定且成本較低的資金來源;支持推出債券通項下離岸債券回購業務,支持債券通債券作為香港金融市場合格擔保品,優化債券通南向通運行機制,推動內地與香港快速支付系統互聯互通,支持兩地居民實時辦理跨境匯款。(見表)

  中國氣候變化特使劉振民在同場合致辭時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成熟的金融市場和豐富的金融基礎設施,能夠透過氣候投融資等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例如引導氣候資金流向、開發氣候融資工具等。香港保險業也可以開發氣候保險產品,以減少投資項目風險。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也出席了昨日的論壇。論壇昨起一連兩日舉行,今年以「啟動增長新引擎」為主題,設有超40場不同的主題演講、政策對話、「爐邊談話」以及專題工作坊,議題聚焦全球經濟展望、中國機遇、新市場機遇、投資前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逾130位來自中國內地、東盟、中東、亞洲及歐美財金官員、商界及多邊組織領袖出席,預計吸引來自逾50個國家及地區、約3,600名金融和商界翹楚參會。

  人民銀行4個重點方向挺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1.支持香港資本市場發展,持續深化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支持更多優質企業來港上市和發債,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大幅提高國家外匯儲備在香港的資產配置比例,為香港的金融發展開闢更廣闊的空間。

  2.做大做強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

  ●支持香港金管局使用互換資金充實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常態化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央行票據,豐富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產品和服務。

  3.強化香港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和財富管理中心功能

  ●不斷豐富香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私人銀行、家族辦公室、對沖基金等金融業態,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全球資產和財富管理市場的影響力。

  4.堅決維護香港金融穩定與安全

  整理:記者 周曉菁

  深化香港和內地金融合作6項措施

  1.支持金管局推出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為在港商業銀行人民幣貿易融資提供穩定且成本較低的資金來源。在現有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框架的基礎上,使用互換資金增設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總額度為1,000億元人民幣,期限為1個月、3個月和6個月,利息將參考在岸利率加上點差。

  2.支持推出債券通項下離岸債券回購業務,豐富投資者流動性管理工具,增強人民幣債券資產吸引力。後續還將擇機推出跨境債券回購業務。

  3.積極支持香港推出離岸人民幣國債期貨,兩地監管機構正在有序推進相關準備工作。這項措施對於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全球風險管理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有重要意義。

  4.支持債券通債券作為香港金融市場合格擔保品。支持境外機構可使用債券通債券繳納互換通保證金的業務昨天正式上線,後續將支持債券通債券作為合格擔保品在香港金融市場得到更廣泛使用。

  5.優化債券通南向通運行機制,支持境內投資者更便利購買多幣種債券,並延長結算時間。後續還將有序擴大投資者範圍,增加更多託管銀行。

  6.在提高支付結算便利方面,推動內地與香港快速支付系統互聯互通,支持兩地居民實時辦理跨境匯款,為兩地經貿活動與人員往來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跨境支付服務。進一步擴大港澳居民代理見證開戶業務參與銀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