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知識賽頒獎 破紀錄逾260學校6.7萬學生角逐 特首勉港青錘煉本領 為國注新動力


第十六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決賽暨頒獎典禮昨日在拔萃女書院成功舉辦,今屆賽事共有逾260所學校、超過6.7萬名學生報名參加,打破了歷年紀錄,經過激烈角逐,最終由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勇奪冠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為典禮致辭時表示,希望每一位香港青少年都能深入了解國家國情、歷史、文化,深刻認識世界和國家發展大勢,錘煉過硬本領,在變局中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為國家和香港的發展作出貢獻。 ◆大公文匯全媒體實習記者 汪澤妍
「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由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區政府教育局及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辦,今屆競賽以「擔當時代重任 涵養世界情懷」為主題。經早前的初賽後,昨日舉行了決賽暨頒獎典禮,約有600名中小學生和各界人士出席,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秘書長王松苗、駐港國安公署副署長李江舟等任主禮嘉賓。
各組情景模擬 拆解西方外交話術
第十六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以「擔當時代重任 涵養世界情懷」為主題,吸引全港263所中小學近7萬學生報名參賽。昨日的決賽包括搶答題和情景模擬題兩個環節,5所晉身精英賽決賽學校的選手充分展示了香港青少年愛國愛港的情懷和勇於奮進的風采。搶答題圍繞中國的外交會議、外交方針、外交政策等方面。
在情景模擬環節,各隊派出代表擔任「發言人」,就中美關係、西方炒作中國經濟崩潰論等話題,用流利普通話自信大膽地發表演講,並即興回答評委提問。面對評委的深入追問,同學們保持冷靜思考,以充分論據和清晰邏輯支持自己的觀點,贏得評委和現場嘉賓的熱烈掌聲。
經過激烈角逐,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勇奪總決賽精英賽金獎,沙田培英中學和拔萃女書院獲得銀獎,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和趙聿修紀念中學獲得銅獎。來自拔萃女書院的鄧伯雯同學榮獲「最佳台風獎」。(見另稿)
李家超:融入國家戰略 提升港競爭力
李家超在典禮上致辭時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國家多年來在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上取得豐碩成果,始終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同時推動各方的和平發展,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力,彰顯大國之風。
他指出,根據基本法第十三條,中央政府負責管理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的外交事務。「外交事務屬於中央事權,但這不代表外交事務與香港沒有關係。反之,作為中國人,我們更應該多加留意國家在國際事務上的新動態、新發展,多加了解國家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征程、新篇章,從而思考香港該如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
李家超強調,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香港也同樣在經歷經濟轉型期。每一位青年都要深刻認識世界和國家發展大勢,錘煉過硬本領,才可以在變局中用新思維、新辦法、新路徑解決面臨的問題,不斷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開創新局面。
他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社會開放自由,香港人通曉兩文三語,希望各位同學積極發揮自身所長,向你們在海內外的朋友,多說說國家和香港的好故事,多說說「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實踐的好故事。
李家超感謝外交部駐港公署多年來通過「香港盃」培養香港青少年國民身份認同和民族自豪感,為國家培育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今年競賽獲學界積極參與且同學們表現優秀,正好顯示各位肩負重任的擔當,讓人深感鼓舞。他強調,特區政府會繼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工作,上月「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已定立明確方向,全方位推展愛國主義教育,讓每一位向外推廣國家發展的朋友都能把國家故事說得好、說得準。
「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是由外交部駐港公署、特區政府教育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聯合主辦的品牌公共外交活動,由香港賽馬會特別贊助,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明報、香港電台、香港教育城、巴士的報協辦,國泰航空、聯合出版集團等擔任贊助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