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弦雅音】點點星光
姚 珏
全國兩會開幕,我正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兩會前,我先到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行了獨奏音樂會,但隨後又趕回香港參加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活動。
這個活動就是我邀請了100多位弦光展現及亞洲青年弦樂團的基層孩子學員,還有「共創明『Teen』計劃」我的學員出席了一場電影欣賞會。欣賞會選取的是內地兒童電影《點點星光》,此片2020年11月獲得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廣州山區花東鎮七星小學跳繩隊,如何在一位體育教師訓練下,成為世界跳繩冠軍。片中的體育老師賴宣治和孩子們都是真實本人來飾演,孩子們出身貧困,不少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有一對孖生兄弟參加跳繩隊,只是為了成為正式隊員獲得一雙新鞋,有的孩子瀕臨輟學,家長們對跳繩運動全不支持。但是孩子們通過跳繩運動,逐漸找到人生方向,贏得未來。他們每天早上5點半回校苦練,片名「點點星光」既形容孩子們早晨摸黑用手電筒照亮行路,更喻示了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毅力,孩子們的成長和精神正如天上星星,照亮所有人的前路。
我希望藉着這部真人真事的電影,鼓勵我們的同學,無論是什麼背景出身,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和生活。這部電影所講的跳繩運動和我們的音樂能量計劃異曲同工,一條繩子可以改變命運,小提琴上的4條弦更能改變未來,關鍵是大家在面對困難和逆境時,不畏艱辛,有目標,一定堅持到底,不斷突破自己,就能夠在各個領域發光發亮,創造更加美好的人生。
我們今年3月29日將舉辦賽馬會全為愛音樂會,和這個勵志故事的主題一樣,也是以勇敢追夢的正能量為主題,名為「弦繫新希望」,希望孩子們從小提琴4條弦線,學習堅持和奮鬥的力量,改變人生、創造命運,在舞台和社會上都能成為可以發光發亮、照亮人心的「小星星」。
中國傳統文化和精神中幾千年來講究的也正是不屈命運、迎難而上的精神,《易經》中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文化自信對於孩子的成長、民族振興都極其重要。從這部電影中能看到國家的發展中,內地孩子們克服先天困難,在思想和精神上的提升,對於香港特區的孩子們也有很大的借鑒和鼓勵。
此次我在全國兩會提出的3個提案中,也有一個涉及文化自信,《堅持文化自信 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文化藝術力量在促進交流合作,提升發展質量,激發創新動力方面具有巨大的力量。我很高興最近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也看到了這點,今年除了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還將首次舉辦「一帶一路節」,重視除了貿易,包括文化藝術、科技等廣泛領域的合作。預算案中提出「重點演藝項目計劃」,支持具有代表性的本地大型演藝作品長期公演,打造香港文化名片;以及盡快公布《文藝聯盟產業發展藍圖》,都是我長期呼籲和支持的。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正需要以文化自信為核心,團結奮進,各獻所長,以「點點星光」照亮香港的文化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