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鴻:父親的詩詞(上)
余志紅
歲月,就像奔流不息的江河、旋律綿延的歌謠。轉眼間,敬愛的父親離開我們整整十年了。這些年,我時常翻看父親的《等輕塵詩詞選》,字裏行間呈現的一個個景象,化為他親切的微笑、濃重的湘音,出現在我眼前,縈繞在我耳邊。
我的父親出生在湖南望城銅官的一個貧苦農家,勉強唸完高小,就被迫輟學了。父親從小酷愛韻文。兒時,他常與妹妺貼着牆板癡聽隔壁有錢人家的孩子讀書,聽過唐代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終生難忘。
父親叫余光榮,戴着眼鏡,外表儒雅,文質彬彬。他曾在貴陽市委黨校、貴陽市委宣傳部長期從事幹部理論教育工作,繁忙的工作之餘,他靠自學創作了1,000多首舊體詩詞,幾十年來讀書、寫作、研究從未間斷。父親生前係中國楹聯學會理事、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貴州省詩詞學會、貴州省楹聯學會常務理事,貴陽市詩詞學會副會長。
記得小時候,冬天的夜晚,我們兄妹都在做作業。父親抱着本書坐在鐵爐子邊,嘴裏哼着「嗚…嗚…嗚」的調子抑揚頓挫,像在吟誦詩歌。燒開水的鍋冒着熱氣,家裏溫暖極了……
父親發表的第一首作品,是1963年刊登在貴州省文聯《山花》文學期刊創刊號的詞《清平樂·一九六三年國慶參加遊園晚會》:「華燈閃耀,歌舞音姿妙。節夜公園真熱鬧,人與黃花俱笑。三秋困難冰消,風流還看今朝。國慶周年十四,全民喜氣天高。」誠如他在註釋中所言:「雖韻味無多,但卻是當時情景與心境的真實寫照。」
1980年5月26日,《貴陽晚報》正式創刊。父親寫的詞《點絳唇·為貴陽晚報創刊而作》,發表在創刊號文藝版:「梅迓春回,塗山染水開心戶。暖風吹舉,烘褪殘雲去。草長鶯飛,碧野花生樹。東君主,蜂吟柳舞,共喜春長駐。」此後,他的多首詩詞作品又在《貴陽晚報》「甲秀詩壇」欄目和讀者見面。與申雲浦、李庭桂、趙西林、王邸、劉順慈、胡廉夫、鄭秩威、王萼華、周國棟等諸位詩友交流切磋,其樂融融。
2000年,父親從已經完成的1,000餘首詩詞、百餘副楹聯、數十篇理論文章(其中,有600餘首詩詞、近百副楹聯、20餘篇理論文章見諸於數十種報刊、詩集)中,精選出詩詞500首、楹聯90副、理論文章3篇,結集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書名為《等輕塵詩詞選》(書名引用魯迅《哭范愛農》「我亦等輕塵」詩句),由著名作家、詩人、書法家戴明賢先生作序。
父親尤其喜歡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五言排律《偶題》中的金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意為,寫詩、為文都是千古之事,而其中的甘苦,只有作者自己心裏知道。詩歌由情而生,緣情而發,是作者對現實生活感受的真實反映。
父親的詩詞創作題材廣泛。他認為,作為詩人,既要有小我之情之感,更要有大我(祖國、人民)之情之感,家國情懷。力求用具體事物的形象表達抽象的思想感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形象思維。在作品中,他詠物言志、針貶時弊;歌頌黨和人民、歌頌祖國;暢敘友情、親情,勉勵自己和子女。
1997年春,為迎接香港回歸祖國,中國海軍新型導彈驅逐艦「哈爾濱」艦、「珠海」艦和遠洋綜合補給艦「南運」953艦組成的艦艇編隊遠涉重洋,圓滿完成訪問美洲四國五港的重大任務。父親以一首《滿江紅·祝賀我海軍艦艇編隊出訪成功》,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海闊天長,春陽照,旌旗獵獵。嚴受命,御飆排浪,迅馳艦列。揚我國威寰宇震,贏來友誼衷腸熱。更欣看,苦練健軍魂,空前烈。百年恥,將洗雪。凌絕頂,何時節?奮鵬征萬里,逐雲拿月。有海無防隨逝水,銅牆鐵壁憑英傑。趁東風,戮力復金甌,腔騰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