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去中國化」 「重賞」拆蔣像

  圖:民進黨當局上台後絞盡腦汁想拆除全台的蔣像,企圖切斷兩岸歷史文化聯結。\資料圖片
  圖:民進黨當局上台後絞盡腦汁想拆除全台的蔣像,企圖切斷兩岸歷史文化聯結。\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道:為了完成「清除威權象徵」的目標,台當局拋出所謂「獎勵」措施,各地縣市政府、學校每拆除一座「兩蔣(蔣介石、蔣經國)」銅像,最高提供10萬元新台幣(約2.5萬港元)補助。台媒指出,目前島內仍有900多座「兩蔣」銅像,台當局相關部門已拍板約1100萬元(約279萬港元)預算用於拆除蔣像。此舉不僅招致中國國民黨批評浪費公帑,也有民進黨立委質疑成效。兩岸學者指出,民進黨當局只顧「拚政治」,搞所謂「去中國化」,漠視民生福祉,不得人心。

  台灣「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今年5月底解散,其業務由當局各部會承擔,內務部門為鼓勵縣市政府、學校移除兩蔣銅像等「威權象徵」,提出每拆一座蔣像,補助最高10萬元。

  台當局內務部門已編列1100萬元預算,目標是掃除現在尚未拆掉的900多座兩蔣銅像,但尚未有單位申請補助。

  針對當局做法,國民黨立委曾銘宗12日質疑,花錢鼓勵拆除兩蔣銅像,無益於真正「移除威權象徵」,更將浪費大量公帑;立委賴士葆則批評,治安敗壞、警紀沉淪都是內務部門急需改善的問題,但此時卻重賞拆銅像,不顧民眾關切之事,只知意識形態執政。

  民進黨也有立委質疑,「移除威權象徵」需要當局與地方政府溝通協調,單純提供獎金,有些地方首長並不會理會,效率沒有保證。

  另據大公報記者蘇榕蓉報道:國民黨孫文學校北院院長林定芃向大公報表示,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失敗後,仍然自我感覺良好,不思檢討喪失民心的原因,反而加速推動「去蔣化」,到底安何居心?

  兩岸歷史聯結切不斷

  民進黨對於民之所欲完全棄之不顧,一味搞意識形態,想藉着「去蔣化」進一步「去中國化」,試圖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切斷兩岸歷史聯結。然而,民進黨「去中國化」的圖謀注定「竹籃打水一場空」。

  林定芃表示,台灣文化主體是中華文化,民進黨即便不想承認,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台灣目前除面臨能源困境外,還有治安敗壞、民生凋敝、經濟不振、兩岸關係倒退等問題。這些都是當務之急,民進黨卻沒有任何的作為,始終把施政重點放在政治清算上。看來民進黨還沒有吸取「九合一」敗選的教訓,難道想在2024年大選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