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水」一小時20求救 議員促規管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香港天文台本周日(18日)下午發出雷暴警告後,約1小時內發生逾20宗涉及水上活動人士意外或求助事故。其間,西貢更颳起石湖風,白沙洲有4艘獨木舟翻側致多人墮海,其中一名遇溺24歲女子不治。

  事件再次敲響獨木舟或直立板水上活動安全警鐘,民建聯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主席鄭泳舜昨日建議政府研究加強保障水上活動安全措施,包括與業界商討增設安全指引及立法規管等,以加強保障市民水上活動安全。

  鄭泳舜指水上活動有潛在風險

  鄭泳舜表示,獨木舟或直立板等水上活動有不少潛在風險,建議政府應實施加強保障水上活動安全措施,包括要求有教練在場向租艇者進行操控技術和安全知識教學、出發前檢查獨木舟等設備及強制穿救生衣,若天氣不穩停止出租等;要求私營水上活動店參考康文署做法,參加者需接受相關訓練或出示相關課程證書,才可租借獨木舟等設施。

  同時,政府應改善天文台的天氣資訊發布,有關部門合作在泳灘、水上活動熱點加強宣傳教育,提醒市民做好安全措施,留意天氣、環境狀況及警告信號;長遠可考慮研究立法規管,設立發牌制度,水上活動的經營者須具備相關運動的專業知識,或設有教練提供指導和訓練。

  港九拯溺員工會副主席兼發言人胡啟榮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本周日下午在西貢一帶颳起石湖風,天氣在短時間內風雲色變、狂風暴雨,更錄得每小時超過70公里的強陣風。警方在約1小時內接獲逾20宗涉及水上活動人士求助,包括有直立板及獨木舟人士被困海面,希望協助帶他們上岸。

  雖然當時附近泳灘有救生員當值,並設有救生快艇隊伍,但因前線救生員曾收到康文署管理層指示,不應到管轄範圍外拯救,令救生員未能「跨區」出動救援,只能袖手旁觀。

  胡啟榮強調,以救人為大前提下,工會一直建議於突發意外時,救生員作為前線救援隊伍,即使意外未在康文署管轄範圍內亦可加入聯合拯救行動,以提高拯救效率,盡量減低傷亡。

  本周日(18日)下午約4時15分,西貢白沙洲對開約100米海面,有20多艘獨木舟突然遇上大風浪,其中4艘獨木舟翻側導致9人墮海,包括兩名小童;警方及消防員接報趕至救援。其間,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直升機到場協助高空支援,人員最終成功全部救起9名墮海市民,但其中一名24歲姓劉女子昏迷,送院經搶救一度回復清醒,惟延至前日凌晨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