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市值逾千三億 港產獨角獸上市增行業信心
港產獨角獸商湯集團(0020)昨日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公司市值逾1,374億元,亦帶挈創辦人、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學系教授湯曉鷗躋身億萬富豪行列,按其持股21%計,身家約289億元。商湯的成功上市,顯示香港也有能力培養出技術領先全球的創科企業,會大大提振香港創科行業的信心,香港創科行業的前景十分廣闊。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出席商湯科技上市儀式致辭時就說到,一直堅信創科是香港新階段的關鍵發展動能。而香港創新及科技行業發展蓬勃,根據貿發局的資料,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顯示,由香港、深圳及廣州的創新及科技業組成的廣深港科技集群是世界第二大科技集群。於2020年,香港的初創企業生態系統蓬勃發展,香港初創企業數目增加6%至3,360家,聘用逾萬名僱員。
港府增投資源 推動創科行業
事實上,港府近年銳意發展創新及科技的相關行業,為扶助創科業界投資了近170億美元,把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列為具有優勢的四大發展範疇,並預期自2017年起計的5年內,研發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將增加一倍。在政府的支持下,香港初創企業所需的基礎設施投資及資金支援均見增加,業內生態系統大為受惠,日益壯大。
目前,香港初創企業的主要研究重點包括,資訊及通訊科技、即需即用軟件(SaaS)、物聯網、數據分析、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機械人、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以及新材料。但如商湯的人工智能技術,原來是香港創科行業的強項。香港擁有不少頂尖的私營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商湯由湯曉鷗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共同創立,湯教授研發了採用深度學習演算法的新型人臉識別系統,準確率超過99%,而商湯科技也只花了3年時間,便於2017年發展成獨角獸(即市值10億美元)初創企業。此外,網上貸款平台WeLab也是另一個例子,該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客戶提供個人化貸款建議。
借助灣區優勢 加快行業成長
鑑於越來越多企業參與培育和加速計劃,加上大學、數碼港、香港科學園等紛紛推行新計劃以推廣相關的初創企業,以及市場出現一連串令人注目的初創企業集資活動,都加快了香港獨角獸的成長速度。而且,香港具有位於大灣區核心的優勢,可以借助大灣區的人才及商品化的能力,提升企業的整體市場競爭力,外界預期香港創科行業很快會到達轉折點,增長速度將大大加快。 ●記者 殷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