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沾德辭世 開辦美心創華人西餐廳先河

美心集團創辦人之一、名譽主席伍沾德,於10月29日在養和醫院與世長辭,享壽101歲。伍氏家族的訃告指,伍沾德已於11月12日辭靈出殯,入土為安。回首伍沾德的人生路,最為人推崇的是他的家國情懷:當年,他與兄長伍舜德因不甘華人在西餐廳受歧視,自己開辦了由華人管理的西餐廳。當內地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美心發揮自身經營餐飲業的優勢,並從國家發展急需的角度出發,創辦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填補了中國民航航空食品生產的空白,帶來了餐飲管理的先進模式。作為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美心也成為了國家改革開放的重要「參與者」、「見證者」、「受惠者」和「貢獻者」。■香港文匯報記者 子京
伍氏家族近日在本港多家媒體刊登訃聞,公布伍沾德離世的消息。美心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伍偉國在訃告中形容,伍沾德擁有遠大的理想及敢於承擔,對飲食業充滿熱誠,成就了集團一個又一個里程碑,同時不遺餘力服務社會,大力捐助和推動教育發展。對於美心團隊,他是高見遠識的領袖,亦盡顯宅心仁厚。美心集團仝人對伍沾德離世表示悲悼。
伍沾德被譽為香港飲食界的泰山北斗,背後離不開由他親手創辦並發展壯大的「美心」。伍沾德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旅美華僑,他自己也是在美國出生。由於父親感到身為華人而不懂中文是一件很羞恥的事,因此將伍沾德、伍舜德兄弟一起送回家鄉,並在廣東台山的嶺南學校接受教育。
光顧法國餐廳受辱萌念頭
後來,伍氏兩兄弟為逃避戰亂,一起跟隨嶺南大學從廣州遷移到香港,完成學業後便留在香港發展。當年,兩兄弟曾共同管理皇后戲院,由於工作需要曾多次到香港一間著名的法國餐廳就餐,惟餐廳並沒有重視這位常客,經常安排他們坐在廁所附近的餐桌。當他憤憤不平地與餐廳理論,餐廳負責人竟稱:「中國人不飲酒,洋人飲酒。」
這荒謬透頂的「解釋」徹底暴露了餐廳根深蒂固的歧視華人觀念,但就誘發了伍沾德萌生一個影響他一生的念頭:「難道中國人只能光顧外國人辦的西餐廳?我們中國人就辦不好一家出色的西餐廳?」
正是這種不服輸、為中國人爭氣的心態,伍沾德決心開辦由華人管理的西餐廳。1956年,他與兄長終於實現夢想,在中環告羅士打大廈地庫開設了首間美心餐廳,由第一間西餐廳開始,伍沾德為此奮鬥了一生。
邀「披頭四」演唱聲名鵲起
1956年至1958年,美心屢創先河,舉辦多個國際美食節。1960年,蜚聲國際的英國樂隊「披頭四」首次訪港,在美心表演唯一兩場演唱,此後美心餐廳聲名鵲起,奠定了飲食王國的穩固基礎。1970年,美心更代表香港參加大阪世界博覽會「香港館」餐廳,首次將中國美食及其文化意義帶到世界。1972年怡和集團旗下的置地公司成為美心股東,美心得以迅速發展。
1978年,伍沾德和大女伍淑清響應時任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歡迎外商到中國投資」的呼聲,從發揮自身經營餐飲業的優勢,並從國家發展急需的角度出發,決心投資航空食品業,為國家改革開放出一分力。
1980年5月,美心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創辦了航空配餐公司--「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其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註冊編號為001號,是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伍沾德本人更被稱為新中國「中外合資第一人」。
為中國帶來餐飲管理先進模式
「天字第一號」的成立,填補了中國民航航空食品生產的空白,帶來了餐飲管理的先進模式,開啟了中國引進外資和興辦三資企業的序幕,成為了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標誌性事件。此後40多年,美心也成為了國家改革開放的重要「參與者」、「見證者」、「受惠者」和「貢獻者」。